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工作
北京今年粮食总产量47.8万吨 同比增长5.3%
着力打造首都首善一流市场营商环境
北京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工作
2023年度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任务完成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宪法宣传周专题讲座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宪法宣传周专题讲座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
着力打造首都首善一流市场营商环境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北京服务”新闻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综合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邓慧敏介绍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情况: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首要目标,紧紧围绕“强党建、稳秩序、促发展、保安全”主线,践行“首善标准、监管为民”核心理念,着力构建“活力与秩序并举,效率与公平兼顾,发展与安全同频”的市场准入新格局,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法律和政策实施,持续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着力打造首都首善一流市场营商环境。

兼顾效率与安全,打造一流商事登记服务体系。一是率先推行经营主体登记信用承诺制。实施“以形式审查为原则,对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予以确认并当场登记”的信用承诺登记制度,大幅压缩办理时间,提高经营主体登记效率。截至目前,通过承诺制模式办理登记业务超过350万件,占同期登记总量的97%。二是完善多元化退出机制,助力经营主体便捷高效退出。通过《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制度性安排,将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期缩短到20日。强化府院联动,形成“解除破产企业财产保全、协助限制变更登记、便利破产企业简易注销”的协同联动机制。

加强公平竞争审查,营造公平有序经营环境。一是完善北京市公平竞争制度体系。研究制定《北京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程序规定》《北京市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暂行办法》,加大对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程序制约,并对重大政策措施履行公平竞争审查作出规定。二是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今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2023年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工作方案》,对全市存量文件清理主体实现全域覆盖。

强化竞争领域执法,以有力度的执法维护健康良好市场秩序。一是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查办北京市药品领域国有企业反垄断执法首案,入选市场监管总局民生领域执法专项行动首批典型案例。今年以来,核查垄断线索41条,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10份,实施行政处罚1281万余元。二是综合运用公平竞争执法监管工具。通过约谈提醒、行政指导、规则指引、行政处罚等梯次性渐进式监管措施,推进反垄断常态化监管。发布《北京市反垄断合规指引》,涵盖7类重点领域、34个案例。

积极推行柔性执法,以有温度的执法呵护经营主体发展。一是制定了全国首部市场监管行政指导规范,确定行政指导方式、统一行政指导文书,为执法规范化和柔性执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二是出台轻微违法容错纠错清单(2.0版),列明149项不予处罚行为,涉及广告、反不正当竞争、食品安全等14个领域,自今年8月实施至今,累计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800余件,免罚总额达1.6亿元。2020年出台本市首个轻微违法容错纠错清单以来,已累计办理不予处罚案件9000余件,免罚总额达5.5亿元。

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围绕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努力践行“北京服务”理念要求,深化准入改革助力各类经营主体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竞争立法让交易环境更显公平公正,加强执法力度为良性竞争保驾护航。

一是高标准开展“一标四维”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近期,市场监管总局批复在京开展全国首个“一标四维”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以“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规范统一、改革创新、信用赋能、风险防控”四个维度,夯实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基础,打造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样板。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尽快出台落实意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制度创新,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推进北京市公平竞争地方性立法。抓紧制定立法草案,将公平竞争审查、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以及竞争倡导等涉及竞争政策的内容一并纳入立法草案。公平竞争地方性立法工作将贯彻“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工作原则,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当前公平竞争领域的突出问题进行探索,进一步完善首都公平竞争相关机制,从引导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防止出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是加强反垄断执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以加强民生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为重点,聚焦自然垄断行业,防止利用垄断优势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重点整治限定交易、搭售、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垄断行为。关注重点民生领域,坚决破除行政性垄断,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作配合,及时纠正妨碍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为,为经营主体竞相发展拓展空间。

针对即将开展的“一标四维”的改革试点工作,邓慧敏做了具体介绍:

市市场监管部门在总结前几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商事制度改革新方向,经报请市场监管总局同意,将在北京市建设全国首个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

好的营商环境应该是高效且安全的,我们目前在主体登记方面便捷和高效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市场监管总局批复了在北京以“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规范统一、改革创新、信用赋能、风险防控”四个维度开展改革试点。具体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紧扣经营主体需求,持续推进规范化、便利化改革。围绕经营主体关注的问题和切实的需求科学精准施策,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推动降低经营主体办事成本,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基础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坚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流程,让营业执照的办理程序更加公开、透明,让办理结果更加可预期。在规范注册资本认缴出资额及出资期限、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强化知名企业名称保护等方面,我们都会推出相应的改革举措,让咱们的企业办事感觉既方便又安全、既高效又规范。

二是创新和完善信用监管,塑强正向信心。进一步夯实信用基础,发挥信用护航作用。加强登记信息的核验,强化实名认证,实行“一事一人一认证”;深化登记事项异动监测预警,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发力,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倡导公示实缴资本、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东等信息,引导企业“知信、守信、用信、增信”。持续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信用机制。秉承世界眼光,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