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天津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
河北千方百计扩大冬小麦播种面积
张家口严把农产品入口关
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揭牌成立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揭牌成立

 

本报讯 林单丹 日前,多家天津市水稻研究权威机关单位、高校及企业共同参与组建的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

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的建立是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小站稻关切,扎实落实天津市“十项行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

目前,天津市水稻种植面积近百万亩,其中稻种全部本地生产,多数来自小站稻主推品种。2018年以来,天津市小站稻振兴成效明显,但仍存在精品少、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的成立将通过产学研融合,整合各方优势,推动天津小站稻由兴到强更快发展。”天津市农学会理事长张俊滨表示。

作为小站稻振兴百万亩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都市农业在全国粮食安全中的积极作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天津用科技育种、智能化栽培、数智管控等研究成果,为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发挥行业内引领和支撑作用。

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的天津食品集团渤海农业公司大钟庄基地里,“两超一简”水稻示范田中,稻谷累累、稻香弥漫田间。“这些超高产、超优质、轻简化的优秀水稻品种,在示范田中集中呈现。”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学科团队专家刘学军、王胜军、于福安、东丽、崔晶,站在田间地头分别汇报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呈现在示范田中的水稻现状。五位专家代表着天津乃至全国水稻研究的高水平力量。在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的共同平台下,各团队成果无私呈现共促水稻产业向国际化高水平发展。天津市农学会、天津市农科院、天津农学院、天津食品集团、天津优农中心、天隆育种公司等单位,均表示要将自身优势力量集中于天津国际水稻研究院。

今后,研究院重点在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在育种方向上瞄准“两超一简”即:超高产、超优质、轻简化直播稻育种;二是在天津水稻产业结构上力争实现“三个类型”全覆盖:即在全市推广超优质、超高产水稻和杂交粳稻制种;三是继续提高天津水稻品种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力争五年达到年推广三千万亩左右。让中国的土地种上更多“天津种子”,为天津水稻产业再创辉煌作出贡献。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