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赴石景山区调研市场监管工作
北京市食检院主持修订的五项食品安全国标发布实施
“1+4”配套制度为北京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驾护航
北京累计对外公示经营主体信息1.34亿条
首都市场监管部门全力保障“两节”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4”配套制度为北京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驾护航

 

本报讯 近期,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发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1+4”配套制度,组织开展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人员轮训,累计培训区、镇(乡)管理人员200余人次,为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高质量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驾护航。

据了解,今年以来,北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构建务实管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制度体系为抓手,研究制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1+4”配套制度,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管理,为高质量推进工程项目实施提供制度保障。“1”是指对原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修订,“4”是指制定《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实施办法》《北京市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试行)》《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勘察、测绘与设计暂行规定》。

“1+4”配套制度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流程分级管理的实操性和高效性原则,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约束。一是明晰了市、区、乡镇三级权责。将项目审批和验收权限下放到各区,进一步明晰市、区、乡镇三级责任分工,压实各区主体责任,调动乡镇积极性,提高审批效率,同时更好地发挥市级统筹管理职能。二是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要求。主要从项目储备库质量管理、立项质量管理、项目实施质量管理、项目建后质量管理、质量监督五方面提出具体质量管理要求。三是明确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要求,从竣工验收依据和条件、竣工验收程序和内容、监督管理三方面作出规定。四是制定了高标准农田管护标准,明确了管护目标和要求,主要包含管护职责与分工、管护内容和要求、资金保障和监督考核等方面。五是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勘察、测绘、设计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标准,为提高项目设计水平提供指导。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近年来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2022年,对接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市政府批复实施了《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规划引领、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2023年,在确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基础上,北京市立足新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及其储备区,加大建设力度,提高投入水平,全年计划完成建设5.5万亩、启动建设18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明显扩大,建设进度明显加快。目前,年度完工任务已完成4.58万亩,进度超过80%。(北京美丽乡村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