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首都餐饮
3上一版  下一版4
 
西城区开启老字号美食文化之旅
七夕节北京多家餐企“甜蜜菜”迎来热销
石景山区打造方便实惠养老助餐服务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景山区打造方便实惠养老助餐服务

 

本报讯 叶红梅 上午10点多,石景山区金顶街三区社区便民食堂内已菜香四溢,炖腔骨、宫保鸡丁、四喜丸子、蒜蓉粉丝娃娃菜、西红柿鸡蛋汤、肉包和米饭等餐食都在窗口保温。87岁的独居老人周桂云拎着餐盒来到食堂,厨师给她夹了3个肉包,装了满满一盒炖腔骨,并细心地盖好盖子递给老人。

这家便民食堂于去年11月开始试运营,为社区和周边老人、普通居民及其他有就餐需求的人提供早、午餐。在石景山区,目前已发展建立了49家养老助餐点。下一步将推行线上订餐模式,同时增加养老助餐供给,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全区已建49家养老助餐点

从石景山区民政局了解到,2022年9月,该区召开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石景山区养老助餐服务实施细则(试行)》,调度养老助餐服务相关工作,并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就餐给予每人每天5元的就餐补贴,养老助餐点按照助餐人数给予每人每天3元的运营补贴,对全区养老助餐点综合考评优异的给予1000~3000元不等的奖励资金。

目前,石景山区已发展建立49家养老助餐点,并实行动态更新,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助餐服务,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对象送餐台账,落实为有需求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送餐到家。

同时,石景山区委托第三方平台进行监管,要求养老助餐服务数据通过“易记录”小程序采集,并将相应数据归集至第三方信息平台。为确保养老助餐补贴资金发放的精准性,各养老助餐点将养老助餐服务信息纳入平台,做到规范管理、全程留痕、数据可追溯。

下一步将推行线上订餐模式

据悉,当前石景山区的养老助餐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目前区内养老助餐点尚未开启线上订餐功能;养老助餐供给也有待增加,现阶段的养老助餐服务主要以养老机构、街道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主体开展,尚有供需不平衡的地区,覆盖范围还要进一步扩大。

此外,石景山区老年餐桌的发展模式为1个点位辐射3~4个社区,但因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居民对身边邻近方便的养老助餐点信息不够了解,助餐服务量还需提高。

对此,石景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正在尝试对接第三方餐饮公司,下一步将推进数字化助餐服务,利用社会化平台,推行线上订餐模式,方便老年人足不出户完成餐品选择、线上支付、送餐到家等服务步骤,解决用餐需求。同时做到服务数据留痕,对上线的养老助餐点进行规范管理,定期对第三方平台的服务数据进行抽查,随时跟进石景山区助餐服务动态。

在扩大助餐服务供给方面,紧盯辖区内老人用餐需求,鼓励社会餐饮企业加入养老助餐服务体系,给老年人更多选择空间,解决个别地区供需不平衡问题。

另外,加大养老助餐宣传,结合《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通过对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服务,摸排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向老年人主动宣传助餐点服务事项,同时号召街道、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餐饮公司等多方参与,实地推广宣传区内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为老年人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有效途径。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