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璐
直播间正迎来一幅幅新面孔。“烤鱼配上香料,口感更佳,让您整个夏季都能吃到满足。”在某品牌的官方直播间,一名长发的女主播正向屏幕另一端的消费者介绍着烤鱼产品。如果不是现场演示标注,很难看出这是一名数字人主播。
这些真假难辨的数字人,来自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上首次公开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人解决方案:快手智播。目前,该方案已在本地消费、本地生活、电商直播等多种场景落地。
大模型和AIGC的兴起,为数字人大规模产业落地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些低成本生产的数字人能用在哪里?直播电商是推广应用场景之一。
不过,作为新兴事物,数字人主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业内专家表示,当下2D真人数字人主播成本较低,但是无法做深度的IP融合,而3D虚拟人成本又相对较高,有落地意愿的商家并不多。另外,相较于真人主播,虚拟主播在互动性和灵活性上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人主播未来可能会在法律层面上引起一些新型纠纷。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当前,我国关于虚拟数字人产业的政策还很少,对虚拟数字人物的所有权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由于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与制度,也导致其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随着数字人产业的快速发展,需制定相关的防范机制以应对其存在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