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高标准做好农业“增”字文章
通州区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农技专家指导延庆区抢救“受伤”作物
平谷区巧用线上电商助力大桃销售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8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谷区巧用线上电商助力大桃销售

 

本报讯 欧阳靖雯 眼下,北京平谷200多个品种大桃正陆续上市,整个鲜桃季将持续至10月底。作为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每年盛夏,平谷大桃总会站在聚光灯下,接受市场的考验。“今年大桃品质好,供不应求,现在快收不上桃子了。”马坊镇绿养道合作社社长杨欣闻这两天正忙着收桃,每天线上订单有几千单,他还来不及统计具体的数量,估摸着比往年多了不少。

卖桃现场,采购员忙着挑选、过秤、装车;仓库里,村民们和合作社的兼职打包员工正在热火朝天地分拣桃子、按照等级装箱。快递车一辆接着一辆向全国各地昼夜不停地赶路。农户、合作社、电商平台、物流运输……互联网和农业的集合,让平谷大桃以最快的速度从枝头直抵全国消费者的“舌尖”。

印有顺丰快递、京东快递和桃农电话的横幅随处可见,有的就印在遮阳棚上。“拿不走、装不下的,加我联系方式,马上给你打包发快递。北京的下午到,南方的次日就能到。”路边一摊主正与车主攀谈。

如今村里也有快递点,货量大的快递公司会派车上门收,这让现摘现发、鲜桃不过夜成为现实。“一车大概能装5000斤,两三个小时就能装满。收上来的桃子当天就能发完,现在的问题是订单太多,桃子都快不够了。”杨欣闻创办的绿养道合作社是平谷区“十佳电商”,也是最早一批“触网”销售的先行者。

2010年,农学出身的杨欣闻在卸任村干部后便和几个合伙人出资20万成立了合作社,开始尝试在线上卖平谷大桃。刚开始没有快递公司愿意接收生鲜产品。一直到2019年,更多消费者愿意上网买生鲜,又遇上拼多多等有着大流量的新电商平台拥抱中小商家,绿养道合作社的桃子才真正卖到全国。

现在绿养道合作社每年要收购300多家农户的桃子,包括马坊镇、大华山镇的小裕子村和大裕子村在内,附近大部分村90%的桃子都被合作社收购。

“今年走批发商超的价格比往年低,但是走电商的价格比往年更高。今年我家的桃9成都靠快递发走了。”北京平谷区兴隆庄桃农张宝志从2016年开始尝试电商卖桃,疫情前后开始主攻线上市场。回忆起过去,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种出来的桃子都是靠自己摆摊卖,或者等贩子上门来收。便宜时一斤只能卖3毛钱,加上损耗,桃农们一年下来的收入不过几千元。

有十多年电商经验的杨欣闻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商超和批发市场会“压价”,再层层加价卖出,而产地直发的电商能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把更多利润留在农户手中。“线下销售渠道的时效没有咱们快,而且运输、存储、损耗等成本会比电商费用高。”再加上线上的需求越来越大,平谷的桃农更愿意线上卖。张宝志告诉记者,他家大桃走电商能比批发价格普遍高1倍,“比如批发价每斤4块多的品种,走电商能卖8块,中间利润桃农自己赚。”

对越来越多的桃农来说,电商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日益重要的长期销售渠道。要想赚回头客,靠的是品质和口碑。电商果不能是劣质果的代名词。

“不好意思,突围水蜜桃卖没了,皇后也得再等等。要不您扫码加个粉丝群,有货了通知您,我们定期还会有福利活动。”金海湖生态农场员工王丽娟熟稔地告诉路过展销台的消费者,发快递、走线上已经是其主要销售渠道。用好粉丝群、运营自己的私域流量成了卖桃者流行的做法。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