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石巍 发自河北 近日,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在高碑店市联合开展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检查,并召开京津冀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监管协作会议,全力推动产销衔接、源头管控、联合检查、信息共享、检验协作、案件协查等联动协作机制落地落实落细,努力实现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检查“携手并肩”一体化监管。
据记者了解,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河北首衡集团农副产品公司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配备履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入场查验及快检实验室等进行了重点检查,调阅了河北食用农产品追溯系统相关数据,推动市场开办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进口果蔬等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者进货查验及进货查验记录等重点环节开展现场检查,督促其自觉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加强供京津食用农产品质量保障水平。
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交流了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监管工作经验,研讨了《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入场查验技术规范》。为进一步深化合作,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达成共识,将共同研究制定农批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协同标准,推动农批市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通报和联防联控,在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计划制订、重点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等方面加强协调联动,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协同追溯处理。在食用农产品监管、检验检测、风险评估等方面,加强技术服务资源共享,提升行政管理技术支撑能力。在推进食品集中交易市场信息化、智慧化监管等方面,加强交流、共享经验,实现区域协调联动。
据悉,今年京津冀三地新认定60家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自2022年启动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以来,已累计认定300亩以上基地130家,其中河北省115家、天津市15家,总面积达9.91万亩,年产蔬菜50万吨。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立足区域布局和优势互补,研究推动多项举措,积极开展产业协作、产销衔接、人才交流、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等多方面的合作。2022年,京津冀三地共同认定了70家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总面积5.56万亩,应急情况下,每天可为北京提供250万公斤蔬菜产品。近期,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启动2023年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遴选工作,经过逐级推荐、专家评审、现场核验、公示公开等工作程序,聚焦环京周边区域,以蔬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日常特别是应急状况下的供京能力、现代化设施设备投入使用等为重点,在津冀环京周边地区新遴选60家基地,进一步确保北京市场蔬菜“日常供得稳、应急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