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周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强食品标识监督管理
农业农村部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上半年畜产品进口量同比保持上升趋势
公安部严厉打击“两超一非”食品领域犯罪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半年畜产品进口量同比保持上升趋势

 

本报讯 郝雅萱 日前,畜牧产业经济观察发布2023上半年我国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畜产品进口量同比保持上升趋势。在国内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猪肉进口量仍居高不下。而上半年总体处于良性态势的禽产业,或将进入夏季低位期。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 我国畜产品进口量549.8万吨,同比增长3.9%;进口额200.3亿美元,同比下降0.9%。其中,鲜冷冻猪肉进口80.8万吨,同比增长18.7%;进口额19.5亿美元,同比增长42.7%。禽肉进口30.4万吨,同比增长15.7%;进口额7.3亿美元,同比增长29.3%。

猪肉进口量增长的同时,国内猪企情况不容乐观。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58万头,母猪产能达到满负荷运营。此外,数据显示,生猪养殖全行业亏损已持续数月,今年6月,上市猪企的生猪销售价格跌至14元/公斤左右。在生猪供应充足、猪价持续走低的情形下,上半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仍然居高不下。

事实上,从数据来看,上半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在年消费量中的占比保持着同期平均水平。据专家预估,2023年全年国内猪肉进口将维持在200万吨左右,仍将保持正常水平。

进入7月,虽受到天气影响市场消费水平下降,专家预测猪肉价格或将偏强运行。一方面,由于官方收储持续,猪价底部支撑依然较强,猪价下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据报道,6月份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1.68%,养殖端出栏压力逐步减弱,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或略有减少,市场或处于供小于求的格局。

随着伏天到来,酷暑炎热持续,中部分地区疑似“小非”现象增多,猪场热应激的风险较大,养殖端看涨情绪偏弱,出栏积极性较高,市场缺乏压栏增重的积极性。此外,部分禽苗进入夏季产蛋淡季,个体产蛋量将继续小幅下降,且继续处于低位,种蛋月度产供总量环比将止增转下降,禽肉价格或将总体偏弱,期间止跌回涨的几率将适度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