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年内全市完成300个山村供水改造
北京深入推进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监管执法领域工作
北京市场监管系统完成“考期菜单”把关任务
联动执法为首都“人间烟火气”拧紧“安全阀”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3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水务局等单位深入“贫水村”为乡亲们寻井
三年内全市完成300个山村供水改造

 

本报讯 “有水了!有水了!”平谷区镇罗营镇杨家台村在唯一的水井断水之后,终于有了新水源。

杨家台村是典型的“贫水村”。北京市水务局多次实地勘查、调研,面对面了解村民们的诉求,并联合市财政局、市地质勘查院等单位,寻找到了一处新的水源,并重新打了一眼深达300米的水井,让乡亲们踏踏实实用上水。结合主题教育,今年全市将启动50个山区村供水改造。

“求助件”开启找水路

镇罗营镇地处平谷北部深山区,杨家台村用水就靠一口40年前打的老井,到了去年夏天,这口老井彻底不出水了。尽管镇里第一时间派了水车运水,可村里270多位村民住得分散,运水吃不是长久之计。于是,驻村第一书记向市接诉即办平台发来了“求助件”,不少村民也打来了求助电话。市水务局接件后第一时间组建临时工作小组,开启了杨家台找水之路。

“这个区域属于‘贫水区’,要重新找到地下水源非常困难。”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孙迪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计划利用上游杨家台水库作为地表水源供水,但这样要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村民居住现状就得因此而改变。在听取村民们的意见后,村子的现实条件和大家故土难离的情结,使计划的方案陷入了困局。

最终,几经考虑、反复研究,市水务局还是决定试试在村里寻找新的地下水源,再打一眼新井。

地下245米找到水源

“这片区域地层是‘片麻岩’,质地坚硬,透水性极差,石体内几乎不含水,要存住水几乎是不可能的。”市地勘院工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江剑和同事们进驻到村里,跑遍了村子附近的沟谷、山峰,又向村里的老人了解过去泉口、大口井的情况,摸清了杨家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地质构造发育、裂隙发育类型等情况。

“有沟谷、冲沟的地方,地下断裂破碎带的裂隙里,是有可能存在裂隙地下水的。”江剑说,找水团队初步圈定了“靶区”,筛选出五六个可能存在水源的点位。第一个点位,虽然钻出了水,但水量很小,无法成井。第二个点位,钻机进尺的数值不断增加,当到达245米时,井孔里的清水一下涌了出来!最终,钻机到达地下300米处,完成打井。经过抽水试验和水质监测,这眼新水源井水质完全达标,是优良的地下水。

市里拨钱保障村里用水

新水源探出后,市水务局联合市财政局安排筹措配套供水项目建设资金,并再次前往杨家台实地调研,听取各方意见,推动后续井房等配套设施建设,争取让新井水早日流进村民家的水龙头。

孙迪说,今年,《北京市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发布,提出要全面优化提升农村地区供水设施体系,由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分批实施山区村庄供水站更新改造任务,杨家台村就是获批的首个项目。

“在供水方面,市水务局建立了民生项目清单,落实‘接诉即办’‘每月一题’要求,着力解决农村供水、自建设施供水等问题。”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利用3年时间,至少完成300个山区村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王天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