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可心 5月26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在通州基地进行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会,集中推介了自主研发的白菜、萝卜、西葫芦、黄瓜等16类2000余个蔬菜新品种。
50亩示范田里,既有温室大棚,也有露天种植的蔬菜,各种蔬菜新品种令人目不暇接。“今年共展示了耐热、耐抽薹、特色的不结球白菜品种80个。”蔬菜所专家赵岫云介绍,近年,北方保护地等设施栽培比例不断提高,对品种的耐热性有了更高要求。“‘国夏3号’就是为设施栽培量身定制的,颜色绿、株型直立、易于捆扎,符合北方的消费市场。”赵岫云表示,这一新品种已在北京大兴区、山东曹县等地区进行保护地栽培,表现优异,去年该品种销售种子2.5万斤,推广至北京、河北、山东、上海、福建等省市。
白菜和萝卜是北京市民的当家菜。此次展示,共有春白萝卜、心里美、水果萝卜等58个品种,“今年带来的‘京研雪玉182’,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春白萝卜新品种。近年来,我们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常规育种,终于突破了技术。”蔬菜所专家张丽说,目前我国萝卜播种面积约1600万亩,萝卜良种国产化率已达80%以上。
现场还展出了黄心球形的娃娃菜品种“京春娃3号”、观赏性和食用性兼具的羽衣甘蓝、富含花青苷的“京紫”系列芥蓝等多种在京研发的蔬菜新品种。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种业之都”建设,在基础研发、品种创制以及示范推广等各个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据介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已在国际上率先构建西瓜、南瓜、白菜和花椰菜等作物的全基因组图谱与变异组图谱,挖掘60多个重要性状关键基因,突破西瓜、白菜等作物的高效基因编辑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500多个,优质品种还出口至美国、日本、俄罗斯、越南等2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