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周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部门印发《方案》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2年食品安全抽检情况
我国跨境电商主体已经超过10万家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8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
食品预制化标准体系3年内将基本构建形成
两部门决定实施奖补政策助力油茶产业发展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3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部门印发《方案》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

 

本报综合 5月2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印发《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构建标准供给以政府与市场并重,标准化工作国内国际相互促进,标准运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衔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新型消费品标准体系,有效推动我国消费品综合竞争力提升。

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是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成效显著,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标准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在助推产业创新、满足消费升级、稳定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消费品标准化工作面临释放消费潜力、产品升级迭代、产业转型发展、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等紧迫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商务部日前印发《方案》,进一步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

《方案》提出了6项主要任务:一是提升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 夯实消费品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推进质量分级标准建设,加强消费体验标准研制,持续推动我国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二是强化新消费标准供给,着力强化智能、跨行业跨领域组合组装产品标准制定,强化绿色低碳标准研制,制定定制产品和服务标准,开展集成式消费品标准体系建设;三是健全消费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化创新研发、工业设计标准制定,加快消费品产业基础标准制定,加强产业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标准研制;四是拓展消费品服务链价值链标准,强化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售后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再生资源利用标准研制;五是推动中国消费品标准制度型开放,加大标准助推消费品贸易便利化力度,推进中国消费品标准国际化;六是夯实消费品标准化发展基础,着力强化消费品标准化技术力量,促进消费品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企业标准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建设,加强国家标准样品及检测技术标准研制。其中,设定了包括食品及相关产品在内的9个重点领域。

在食品及相关产品领域,《方案》提出,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逐步构建以基础通用、产品质量分级、食品加工质量控制管理和质量检测方法为主体的新型标准体系,引领食品行业做优做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完善月饼、粽子、速冻饺子和中式香肠等中国特色风味食品和传统食品产品标准,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支持加工、包装等智能化食品机械领域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推动我国食品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