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京沪两地市场监管部门携手加强市场监管能力建设
北京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在京发布
北京高校成立反餐饮浪费联盟
首个学生营养餐行业标准推广实施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5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在京发布

 

5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和《2023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对农业强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发布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

本报讯 李楠 报告回顾与展望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和农业产业走势,围绕产业热点,聚焦农业强国建设,基于国际比较视角探讨农业强国发展的规律特征,继续聚焦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多维度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畜牧业竞争力;基于模型预测从粮食产能提升和全产业链减损两个维度全面研判中国粮食安全的保供路径。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报告聚焦农业强国建设,系统总结世界农业强国发展的主要特征,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经验借鉴。

梅旭荣介绍,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夯实国家食物安全基础的现实要求,是提高农牧民增产增收能力、满足城乡居民动物营养需求的强力支点。报告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重点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畜种和饲草料对外依存度、提升抗风险能力等途径发力,不断提升中国畜牧业竞争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发力,科学评判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三大主粮全产业链减损的影响效应,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新时期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

报告认为,可通过玉米和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等措施提高玉米和大豆单产,通过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盐碱荒地开发利用等措施扩大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多途径综合发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中国玉米和大豆自给率。

报告还指出,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稻谷产量小幅下降,小麦和玉米继续增产,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产量首次迈上2000万吨台阶,达到2028万吨,粮食总产量达到1.37万亿斤,增产74亿斤。生猪产能处在合理区间,猪肉进口大幅下降,鸡蛋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供需出现紧平衡,蛋价创历史新高。棉花生产稳中有增,糖料作物产量下降,蔬果供应稳定,蔬菜出口贸易顺差增加,水果进口贸易逆差扩大。2023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好,大豆油料扩种持续发力,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38万亿斤,棉糖果生产稳中向好,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猪肉产量将增至5545万吨。

据了解,2023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第六次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定量评估模拟农业政策变化和外界冲击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影响,为研判未来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制度安排与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