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进口水果市场上,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Jaime Florcruz)站在刚刚运抵中国的菲律宾榴莲旁,满怀信心地用熟练的中文向大家做起了推销,“菲律宾榴莲品质有保障,不甜不要钱!”
今年1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正式公告,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菲律宾鲜食榴莲进口。进入4月,菲律宾榴莲今年第一个产季尚未结束,就有大量榴莲通过空运和海运进入中国。
榴莲,果肉金黄、香味浓郁、口感绵密,已经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的新宠。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全球第三大榴莲消费国。中国自身几乎并不出产榴莲,并且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需求。此前,已有泰国和越南的鲜食榴莲以及马来西亚冰冻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之前,中国消费者热捧车厘子。车厘子每年的进口量达2万多集装箱。”上海沃农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军介绍,“如今,榴莲是进口水果中,唯一进口量赶超车厘子的。去年鲜食榴莲的进口量就已达到4万多个集装箱。中高收入家庭是消费主力。”
中国榴莲市场迎新玩家
4月7日,第一批菲律宾榴莲空运抵达上海,这意味着菲律宾新鲜榴莲对华出口的正式启动。4月20日,海运的榴莲也抵达中国市场。吉米表示:“中国的市场充满活力且健康成长,中国的消费者也对新鲜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菲律宾早在2018年就开始推动向中国出口榴莲,经过了多年努力,很高兴第一批榴莲已经到达了中国市场,对于未来前景很有信心。”
菲律宾榴莲进口商都乐中国市场总监王娜表示,公司本来打算主要以海运的方式将菲律宾榴莲运来中国,不过由于现在市场需求旺盛,所以更多地采取了成本更高的空运。王娜介绍,2022年年底,在获知菲律宾新鲜榴莲即将准入中国的消息后,公司便第一时间派团队前往菲律宾实地进行考察,在10余种主流菲律宾榴莲品种中,选择了黄金普雅榴莲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上不乏进口榴莲,在菲律宾榴莲入华前,泰国的金枕、马来西亚的猫山王等是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榴莲品种。
王建军表示,菲律宾榴莲种植的总量并不像泰国、越南那么大,种植水平相对原始一点,外表可能有些皮毛,不那么漂亮,“但是它的口感非常好,而且上市时间和泰国榴莲完美错开。”
一位榴莲经销商介绍,泰国的金枕主要是每年的3—6月底上市,马来西亚的猫山王则要到每年的11、12月左右才上市,而且马来西亚猫山王多是液氮冷冻运输,并非鲜食榴莲。
除了上市时间错峰外,王建军表示,当前菲律宾榴莲的售价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的榴莲相比有一定优势。他预计,公司的菲律宾榴莲年度成交量可达2000吨。
据悉,2022年,榴莲在中国进口水果金额中,稳居第一位,达40.3亿美元,进口量达到82.5万吨,相比2014年增长了将近两倍。而车厘子(鲜樱桃)2022年的进口额为27.7亿美元,进口数量为36.7万吨。另据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间,中国鲜食榴莲进口量复合增长率达17%。
中国与RCEP成员农产品贸易火热
从柬埔寨龙眼,到越南百香果,再到菲律宾榴莲,越来越多周边国家的水果走进中国市场,走上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这背后离不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助推。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RCEP区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生产地,汇聚了全球主要的大米、棕榈油、橡胶、水产品等生产地。因此,生效一年多来,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热火朝天。
据中国商务部4月12日消息,菲律宾日前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书。根据规定,RCEP将于6月2日对菲律宾生效。这标志着RCEP将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将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波表示,“达成RCEP后,在之前没有自由贸易协定安排、关税壁垒水平相对比较高的成员之间,‘贸易创造’效应会比较明显。”
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其中,我国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立即零关税比例将超过65%。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与东盟已有自贸协定安排,因此在RCEP基础上又可新增关税优待产品。以菲律宾为例,在中国对东盟成员国关税承诺表中,榴莲在RCEP生效第一年,基准关税从此前的20%立即降为0;菲律宾对部分医药产品、塑料及制品、硫化橡胶、钢铁制品等,中国对菠萝罐头、椰子汁、胡椒等进一步降低关税。
吉米介绍,很高兴RCEP对菲律宾将正式生效,在享受到关税的减让后,希望不仅仅是菲律宾水果,还有更多的菲律宾产品能够进入中国市场,这对菲律宾的生产者和中国的消费者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此前发布的《RCEP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估报告》显示,到2035年,RCEP将带动区域整体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较基准情景累计增长0.86%、18.30%和9.63%,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规模将分别达到8571亿美元和9837亿美元。在全球层面,到2035年,RCEP将带动世界实际GDP和进出口贸易分别较基准情景累计增长0.12%和2.91%。(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