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于腾屿 王青蓝 近日,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市农机鉴定站,在位于兴寿镇的区农服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示范基地组织开展了“昌平区无人农机作业助力春耕生产田间日活动”。昌平区各镇农办(农服中心)、农机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各单位近百名农业工作者前来观摩交流。
在演示区内,一辆东风2204无人驾驶拖拉机在田间作业,一边徐徐前进,一边翻耕土地。这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无人驾驶拖拉机,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让农机拥有了“智慧”的大脑。
“对于农机新手来说,利用拖拉机进行耕地作业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耕作的路线、深度、间距等,都不好掌握,而无人拖拉机技术将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通过电脑预设,更换无人拖拉机后的配套机具便可辅助农户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项作业。”中国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生赵欣作为技术讲解员,现场为大家介绍了东风2204无人驾驶拖拉机的优势及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耕作技术,无人拖拉机技术大大提高了作业的质量与效率,同时降低了机手的劳动强度。无人拖拉机定位控制精度能达到±2.5cm,路径规划也更加优越,能有效避免重播漏播。此外,作业时存储的路径数据,还可作为后续作业的定位数据,有效保证各环节农机作业的精度。
除了实现精准高效播种,在完成农田的收割作业后,还可以利用无人拖拉机将农业废弃物秸秆还田,粉碎更加均匀,可以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地肥力。
现场,两台北斗辅助驾驶拖拉机就分别进行了铺管覆膜、玉米播种作业示范。
另一边,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农业无人机,极飞P100 Pro 2023农业无人机正在进行低空往返飞行,开展小麦“一喷三防”植保作业,该无人机有效载荷50公斤,植保作业效率可达26公顷。采用无人机进行植保工作,不仅能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农药利用率,更加绿色精准高效,节水节肥,还能有效提高产量。
北京基业长宏农业有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在3月底引进了这些无人农机。北京基业长宏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东说,目前,公司在昌平有8000多亩田地推广使用这些无人农机。今后,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其他类型的无人农机,帮助农户完成高效生产作业。
“遇上农忙时节,本区熟练机手较少,聘请成本较高,远远不能满足种植需求。”昌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尚君表示,“推广无人农机工作,能够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一个人、一台机器,就能高效完成打药施肥、铺管覆膜、播种一体化作业示范。”
区农业服务中心立足昌平区实际,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昌平区“三农”工作,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打造先进农机应用场景,推动农机农艺融合,依靠科技进步,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以技术护航春耕生产。
“举办本次活动,也是为了让大家近距离感知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了解当下及未来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昌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尚君表示,目前,在全区范围已设立了三家智能农机试点单位,为下一步在全区推广智能农机做好准备。此外,昌平区还将建设千亩双高智慧农场,引入多种智能农机产品,助力昌平区智慧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