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于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软环境”。围绕“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打造更新“AI智能登记审批咨询服务系统”,洞悉服务需求,推送精准服务,实现从“等人问”向“主动答”的转变,化“有求必应”为“应先于求”,持续推动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全力当好一流发展环境的金牌“服务员”。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主动创新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推出的覆盖市场主体登记注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审批、计量器具特种设备许可审批在内的市场监管全业务“AI智能登记审批咨询服务系统”。该系统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四个一”智能服务平台(即一个统一知识库平台、一个对外热线、一个移动端公众号平台、一个智能派单综合管理平台),打造出“智能平台+人工在线+后台流转+绩效评价”立体式闭环咨询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智能化服务,有效优化前端咨询服务供给,实现“零见面、零距离、零投诉”的目标。
“我们加强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由党员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扎实做好情况摸底,梳理搭建知识库,高效完成系统建设。同时,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带头提升业务能力,创建‘全业务窗口’,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AI智能登记审批咨询服务系统”是昌平区市场监管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昌平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昌平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发力,在全市开创了包括率先建立市场监管全业务“AI智能登记审批咨询服务系统”在内的“六个准入服务率先”,即率先建立市场监管领域统一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全面整合原工商、食药、质监105项登记审批事项,实现“一网一门一窗”办理,做到标准、规范、流程、审批四统一,审批人员较机构改革前精简20%,审批效率提升70%;率先实施“全区通办”,由各登记分中心通办所有登记审批事项,有效缩短群众办事的物理距离,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率先研发“自助服务一体机”,实现企业登记申请人自助办理网上登记并打印、领取办理结果,大幅提高登记审批由人工服务向自助服务的迁移率;率先实施材料齐备合格“即时发照”,为29000余户企业提供了“秒办”“秒批”服务;率先创新企业便捷退出机制,15000余户企业通过简易方式退出,市场主体退出时效压缩71%。(昌平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