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各地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致力于探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和管理效能,包括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检查队伍能力建设。
提高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食品安全工作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检查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水平,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还有助于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提高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规范化水平,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增强社会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信任度及公众满意度。
近日,为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检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检查员核查检查能力和服务水平,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办了食品安全检查员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专题培训+抽查考试 ”的方式助力食品安全检查队伍“打铁自身硬”。这一接地气的措施也同时得到各方积极认可。首先,专题培训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抽查考试可以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进行及时监督和评估,从而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最后,这一举措也能够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信任度,提高监管部门的形象声誉和公信力。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创新为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凸显了首都的示范带头作用。
提升食品安全检查队伍的能力需要多措并举、与时俱进。如,加强培训,提升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卫生、食品检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完善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检查制度和标准,明确检查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使检查工作有章可循,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公正性;强化装备,监管部门要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配备适当的工具和器材,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拓展合作,食品安全执法队伍充分建立与相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的联系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查质量;提高素质,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其责任心、使命感和服务意识,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总之,基层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头道关”,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如果各地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都能够紧扣“强党建、稳秩序、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主线,继续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关注执法人员成长、创新培训形式,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用好抽查考试手段,不断传导压力、激发活力,进一步增强检查员发现问题、防范风险等方面的业务能力,久久为功,必将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检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和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