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 3月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我国保持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十分坚实,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全年CPI的预期目标。
2022年,在全球通胀创多年新高、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的背景下,国内物价持续平稳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涨幅始终没超过3%,全年涨幅只有2%,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受地缘政治冲突、输入性通胀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物价运行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李春临说,但要看到,我国粮食“十九年连丰”,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粮食以上,粮食丰收是保障物价平稳的最大“压舱石”。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总体上看,我国粮食保供稳价基础扎实,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市场调控不断完善,流通体系安全可靠,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等能力持续提高,粮食安全形势整体较好,粮食供应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和相关产业发展需求。
赵辰昕指出,国家发改委将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围绕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综合施策,统筹推进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能力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此,国家发改委一方面,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同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商品供应充足,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可以说保持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十分坚实,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全年CPI的预期目标。”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突出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监测预测预警。紧盯国际国内重点大宗商品和重要民生商品市场变化,加强供需和价格走势分析研判,及时采取针对性调控措施。
二是进一步强化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产供应,加强产销衔接,开展储备调节,保障市场供应。
三是进一步强化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稳定煤炭生产,加强储备能力建设,持续抓好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引导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国内油气、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推动增储上产,增强供给保障能力。
四是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加强现货期货市场的联动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发布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