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北京大学这所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秉承“崇法惟民、守正创新、团结奋斗、笃行致远”的核心价值理念,立足市场监管本职,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为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倾注着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们就是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燕园街道市场监管所的全体工作人员。
强化日常检查,凸显监管力度。北京大学校内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堂共18个,营业面积近4.5万平方米;食品经营区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食堂13个,最大的食堂面积8100余平方米;校内日均就餐5万余人次。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燕园街道市场监管所全体工作人员日复一日、默默耕耘,丈量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台账。
深化政校联合,彰显服务温度。为全面打通校园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燕园街道市场监管所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深化政校联合,与校方餐饮中心建立常态化对接互动模式,双方始终坚守“日常工作有对接、突发情况有通气、阶段情况有总结”的准则,把食品安全设为置顶工作。在“安全、健康、营养、美味、温馨”的理念下,食物中毒事故“零发生”,确保广大师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细化食安宣传,力显普法速度。食安宣传,“声”入人心。为向广大师生发出市场监管的声音,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燕园街道市场监管所以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师生及各类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同时,结合“健康吃饭、理性消费”“光盘行动”等专项宣传活动,逐步构建起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食品安全文化,让市场监管的声音深入师生心田,用食品安全的法律观念,护航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
下一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燕园街道市场监管所将持续加大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压紧压实部门责任,与校方一同做好食品安全防范工作,筑牢学校食品安全防线,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海淀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