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周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农业农村部办理落实236件粮食安全建议提案
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3年来我国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去年我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婴儿配方食品》等3项“新国标”实施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婴儿配方食品》等3项“新国标”实施

 

本报综合 在经历了两年过渡期后,2月22日,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包括适用于0~6个月龄婴儿的《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适用于6~12个月龄婴儿的《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6—2021),以及适用于12~36个月龄幼儿的《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

标准分类更合理 指标设定更科学。“新国标”进一步完善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指标要求,增加或者修订了最小值和最大值规定,将部分可选择成分如胆碱、硒和锰调整为必需成分,在污染物、真菌毒素和致病菌限量要求方面与相关基础标准保持一致,进一步提升了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标准升级落实“四个最严”。新发布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以充分保证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保障婴幼儿营养和健康为宗旨,根据全球最新科学证据,借鉴了国际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先进管理经验,立足我国母乳研究、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素需要量,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监管需要、生产企业工艺现状及市售产品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发布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是更科学、更安全、更营养、更高质量的标准。“新国标”的出台,特别的是对营养素指标的修订,指明了今后婴幼儿配方食品产业努力的方向,有利于引导企业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产品配方、提升工艺水平、提高质量管理,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品质,市场核心竞争力和消费者美誉度。

推进婴幼儿配方食品产业提档升级。专家建议,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行业应以母乳作为“金标准”,研究我国母乳的成分特点,以及其与婴幼儿健康结局的关系,在研究母乳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种类、含量、比例的基础上,更深入、更精准地模仿母乳中的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作用,推动从“成分模仿向功能模仿”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新一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科技含量,研发适合我国婴幼儿的本土化配方。

新国标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婴幼儿配方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促进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环境。婴幼儿配方食品企业应以新国标为契机,通过建立健全自主研发机构,配备专职研发人员,以问题为导向,以产品为抓手,在提升“供给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管理能力”上狠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改造升级,进而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实现品牌培育。此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各方也应形成合力,从政策支持、监督管理、行业引导、科研创新、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共同推进、共促发展,全面推进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产业提档升级。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