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健
2月24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召开。会议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动员部署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会后,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即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重点督促外卖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外卖餐品描述、外卖点餐消费提示、消费教育引导、优化商家管理服务等制度机制、持续加强餐饮环节监管、组织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积极推广小份菜、半份菜、网络点餐明示食品重量等,旨在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曝光一批违法案件,坚决遏制餐饮浪费势头。
可以说,近年来随着我国餐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卖等新型餐饮消费需求日趋旺盛,伴生的食物浪费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社会关注。而专项行动的开展无疑将对外卖行业健康发展、减少餐饮浪费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产生积极影响。
2022年5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1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比2020年增加近4000万人,创历史新高。但普通民众没有注意到的是,每一个城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了专门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每天从城市各个角落里,收集一车车的餐厨垃圾,进行处理。而在这些餐厨垃圾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被浪费了的精美的食物、珍贵的粮食——以至于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因其丰富的油脂、高含量的淀粉、上乘的蛋白质,而成为饲料企业不可多得的优质原料。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并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因此,我国在2021年4月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这是我们未雨绸缪应对粮食危机最专业、最深刻的价值导向与行为指南。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对反食品浪费工作一直很积极。早在2021年5月27日,即制定了《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对餐饮服务经营者、餐饮外卖平台、食堂自助餐服务经营者等各类主体责任进行了规定。但除了政府的引导和监管外,减少外卖餐饮浪费也需要各环节、各参与方切实转变观念特别是消费观念。餐厅可以在加工环节推行半份菜、小份菜,安排宴席,调整菜品分量,合理备料等;在用餐环节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提醒消费者剩餐打包,树立科学饮食新理念等;而消费者自身也要铭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反对食品浪费不应该成为一场持久战。以旅游城市张家界为例,自去年当地推行制止餐饮浪费工作以来,全市日均处置餐厨垃圾量从2022年3月份的69.86吨降到7月份的60.74吨,同比下降15%;但7月份全市游客日均接待量是3月份的11.2倍——成绩不可谓不亮眼。
只要我们每一个餐饮服务者、每一个消费者强化节约意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餐饮外卖行业完全可以带头交出一份合格的成绩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进一步形成反对食品浪费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