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行业纵横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加快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
烘焙业如何持续保持热度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3年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

 

□刘长全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发展,对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拓宽食物供给渠道,提高食物来源结构的多元化水平。除了向耕地和植物动物要食物,还要进一步开发草原森林海洋资源,挖掘微生物和生物工程技术潜力,加强对非常规农业生产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二是增加食物供给种类,提高食物产品构成的多元化水平。除了粮食,还要增加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供给,既保障传统的以口粮为主的粮食安全,也保障肉蛋奶蔬果油糖等非口粮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利于提高我国食物供给安全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食物供给的总体对外依赖程度趋于上升,在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食物供给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国土资源的潜力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除了19亿亩耕地,我国还有30多亿亩森林、4亿公顷草原和300万平方公里海洋,但草原、森林、海洋提供的食物在食物供给总量中的占比依然偏低。将食物来源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将显著提高我国食物供给潜能,增强国内资源在保障食物供给安全中的作用。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助于满足城乡居民转变、升级的食物消费需求,优化食物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匹配。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加速升级,呈现口粮消费下降、肉蛋奶果蔬等非口粮食物消费快速刚性增长的多元化变动趋势。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就要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变化新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和食物生产结构,既保障传统的以口粮为主的粮食安全,也保障肉蛋奶蔬果油糖等非口粮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以资源条件为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和科技支撑作用。在承认粮食以外其他食物生产重要性的基础上,按照资源条件和优势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扭转片面强调粮食增产导致的资源错配及相应的效率损失与环境风险。

当前,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需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粮饲结构,提高饲料粮供给保障水平。保障饲料粮供给是提高肉蛋奶等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基础,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应有之义。口粮品种从食用消费向饲用消费转化,饲料粮供需紧张关系与口粮品种总消费供需紧张关系之间相互传导,加剧农业资源错配。提高饲料粮供给保障水平既要推动粮食生产存量结构优化,也要明确饲料粮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的优先性,还要加快提升饲料粮生产条件,强化科技与政策支撑。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