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从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发布2023年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旨在更好地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区市场经济有效提升。
建议指出,门头沟区三大细分产业的定位十分清晰,但尚处在培育周期,产业聚集的吸引效果仍未显现。仍缺少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基地、会展、赛事等资源作为核心吸引点。目前,门头沟区在高质量转型的过程中,“门十条”等奖补政策对企业实现了低度表层的吸引,可持续性、可培育型、稳定性不高。更深层次的产业聚合仍需要在现有政策引导为主的模式上,深入做强产业根基,通过强有力的亮点、吸引点,引发企业落户入区发展的爆发点。
建议表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举全区之力,门头沟区招商引资主管部门出台制定强力的招商引资方案,以一批批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项目高效落地来打开局面。区招商引资主管部门要科学制定高精尖产业细分规划,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拓宽其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力量,提高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逐渐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新型科技龙头企业。应抢抓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大机遇,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政务服务管理能力,创新思维模式,引导更多市场主体主动向数字经济、线上经济进军。创新以数字经济、夜间经济、会展经济、金融经济等高附加值经济发展模式。
2022年,门头沟区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幅虽排在北京市第8,但是新设企业数量仍处在全市较后序列,这表明公众投资门头沟区热情不高。“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发达地区的实践也证明,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促进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哪里的营商环境越优越,人才、资本、项目就会越汇聚到哪里,招商引资就会越有成效,这个地区与外部市场联系就会越紧密,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会更快更有活力。
2023年,门头沟区应在积极落实国家、市级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出更多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积极性的“隐形”因素,分类精准施策。开通“政企直通车”专线,注重发挥各级私营个体协会、行业组织的作用,延长手臂触角,更好地了解企业家群体心声,及时回应解决最忧最难最急的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创造良好环境。创新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活动监测,无感化采集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生产运营、退出市场全流程中的痛点和堵点,及时推动问题解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放宽对市场主体住所、迁移等不合理限制,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去年门头沟区为更好地服务企业,留住税源,根据区财源专班要求共对48户企业进行了限制迁出标记)。加强对企业代理注册机构的信用监管,引入第三方社会评级机构对该类企业的信用评价。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深化重点领域和环节改革,特别是在降低实体经济(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开业成本、办理破产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建议提到,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在解决就业、贡献税收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人们正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消费习惯,2023年餐饮业、文旅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有望爆发增长。
门头沟区应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继续深化“证照分离”“一照多址”“证照联办”改革,以餐饮企业为优先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培优成长性服务业,重点培植一批以人力资源、医疗康养、社区服务等优质企业,增加养老育幼消费;支持消费和零售行业“首店”入驻门头沟区,给群众带来时尚的消费体验;鼓励民宿、居民服务、文化创意等个体工商户积极转为企业做大做强;高效落实“一业一查”,最大减少监管部门对日常消费型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预,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市场环境。2023年力争门头沟区市场主体数量实现四连增,同比增长达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