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行业纵横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五谷杂粮礼盒走俏优粮优价成趋势
预制菜逐步走上百姓餐桌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制菜逐步走上百姓餐桌

 

本报讯 沈慧 不用择菜、洗菜、切菜、配菜,也不用担心厨艺拙劣,撕开包装,简单加热几分钟,一道可口的大餐即可在家“复刻”。随着“宅经济”的兴起,曾经躲在“幕后”的预制菜从B端走向C端,成为许多消费者餐桌上的“新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预制菜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消费者视野。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叮咚买菜的预制菜同比增长400%;淘宝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00%,盒马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345%。

而这只是个开始。有统计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广阔的市场让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将目光对准了预制菜这一餐饮新赛道。以美团买菜为例,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仅“大众点评必吃榜”就有多个商家与美团买菜“象大厨”合作,一起探索家庭预制菜市场。

爆发式增长的背后不仅仅是疫情的催化。“盒马从2018年开始探索面向C端的预制菜,是因为洞察到了消费群体的变化和需求。”盒马3R商品中心总经理田鑫分析,如今消费者做饭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消费者想吃点好的需求旺盛,预制菜可以帮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做出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与此同时,很多大城市租房的年轻人,他们有好好吃饭、做饭的需求,但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完善的厨房等硬件设备,而很多预制菜直接用微波炉、空气炸锅等常见、简单的厨电加热即可。

具体来看,预制菜消费及相关人群有哪些特点?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东超市一同发布的《2022年预制菜线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1月至10月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70%,随着预制菜口味的拓展,八大菜系增速亮眼;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采购节点也由原来的节日向日常转变。值得关注的是,中青年逐渐成为预制菜消费主力军,26岁至45岁用户预制菜成交额占比达七成以上,而年龄的增长也与注重预制菜品质程度成正比。

方便、快捷、易操作,随着预制菜消费一路高歌猛进,相伴而来的还有一些质疑。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接近三成。其中,食材新鲜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备受关注。

在此背景下,由多家餐饮企业、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起草的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预制菜》正式发布,规定了餐饮消费场景下的预制菜原辅料要求、技术要求、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和贮存要求。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