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即将到来,老百姓总是在年节里期盼着辞旧迎新、蒸蒸日上,也就对关系柴米油盐的食品安全问题愈发重视。如何切实保障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成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需要迅速行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宁的新春佳节。
在市场监管系统高度重视和严密部署下,针对春节期间助力消费回暖,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专项行动陆续展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开展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保卫战”,集中“亮剑”整治、打出“组合拳”。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集中的重点领域、环节和品种,结合春节大宗食品消费特点,靶向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高度强化食品销售环节集中排查,聚焦高风险和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种,对社区便利店、大型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加大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检查力度,严查“山寨食品”、来源不明食品、假冒伪劣和过期食品、缺斤短两食品等。此外,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准确把握春节食品领域消费特点,聚焦群众消费量大的品种,以农贸市场、年夜饭订餐、节日聚餐等为重点场所和重点对象,集中开展定向抽检,加强抽检力度,护航春节食品安全。集中整治中,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紧扣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充分提振了群众节日期间消费信心,全力防范化解了食品销售环节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维护了北京市食品安全形势稳定。
市场监管部门在春节期间的专项行动可以说是保障老百姓安心过年的一剂“强心针”。与此同时,也希望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行动检查被同等重视、有机联动、不可偏废。无论是日常检查还是专项行动,都要做到明确责任、严格落实、未雨绸缪——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通过经营主体自查和监管执法人员普查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排查,对查找出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对倾向性问题及时反馈,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监管执法人员在拉网普查的同时,也要落实科学监管,对发现的问题汇总清单、制定台账、划分责任、督促整改、消除风险、适时通报,做到闭环管理、环环相扣。此外,市场监管部门也有必要将监管工作与社会共治相结合,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合力营造群众安心、放心、舒心的食品消费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