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尚颖 当前北京市疫情仍处高位运行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线上可预订,线下忙分拣。昌平区区级示范家庭农场正多方调配蔬菜,全员加速打包配送,让新鲜蔬菜尽快走上市民餐桌。
在位于南口镇的红泥乐农场,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分类和打包各种蔬菜。每一个打包箱里,都装有11斤新鲜蔬菜,包括西红柿、萝卜、白菜等,而这种“蔬菜包”正是农场现在主要提供的产品类型。
“这些都是今早刚刚采摘下来的,非常新鲜。”北京红泥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静说,农场与区农业农村局和邮政公司共同搭建了电商平台。市民可通过平台下单,当天下单,当天采摘,当天配送,让市民足不出户吃到安全放心绿色果蔬。
打开“北京邮政菜单”微信小程序,农场上线的“蔬菜包”主要根据时令、饮食习惯进行搭配,可为3~5人家庭提供3~6天蔬菜组合。一般配有茄子、辣椒、豆角、西红柿等蔬菜,营养均衡、易储存,价格亲民。
红泥乐农场自2013年成立以来,实行“公司+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利用电商平台等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我们每年都买新产品、学新技术,蔬果产量逐年增长,效益越来越好。”陈静说,目前农场占地面积360余亩,有温室大棚32个,主要种植草莓、可食用菊花、芹菜等30余种绿色有机蔬菜。
走进农场温室大棚,暖意融融,泥土的芬芳迎面扑来,西红柿已挂满枝头,油菜、生菜青翠碧绿,一派丰收景象。自疫情防控以来,种植户坚守蔬菜大棚,加强越冬生产管理,实现蔬菜基地四季不同品种循环种植,确保蔬菜供应不间断。
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昌平区共有类似农场30家,疫情期间,它们在农产品稳产保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