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食安怀柔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护百姓饮食安全 创建怀柔食安名片
版面导航     
 
2022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百姓饮食安全 创建怀柔食安名片
——怀柔区2022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纪实
 

怀柔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和市食药安委会工作部署,加快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确保辖区食品安全。

领导高度重视 坚持党政同责

积极谋划,落实党政同责。怀柔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工作报告,区政府为民办实事以及怀柔区“十四五”项目规划。

加大投入,保障食品经费。区财政局安排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共计321.85万元。其中,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经费286.85万元、监控中心实验室运行与维护保障经费35万元,专项用于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实验室运行。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所及执法一线各项经费保障。

明确职责,推动任务落实。制定《怀柔区2022年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区食药安办的协调作用,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有序推进各项食品安全工作。

实施“四个最严” 落实属地职责

建立最严谨的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并实施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加强《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指南》《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范》等北京市地标的宣贯和落实工作。截至目前,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标准备案咨询70余件次、接收备案材料40件次,受理备案完成40件次,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宣传培训共80余次。

实施最严格的监管。一是开展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对怀柔区167家VOCs重点排放源开展VOCs浓度监测。二是严把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相应频次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7911人次、7634车次,共检查食品经营主体14128户次。其中,检查食品生产企业314户次、流通领域经营8836主体户次、餐饮单位4978户次、学校和工地食堂552户次。 三是落实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开展 “守查保”专项行动,共检查10551户次,其中保健食品1261户次、餐饮4247户次、食品销售环节3378户次、食品市场环节1665户次,发现风险问题数40个,完成处置40个,完成率100%。开展餐饮业安全大检查。检查网红、连锁等餐饮984户,发现问题餐饮205户,问题发现率20.8%,对问题餐饮给予警告113户,责令改正87户,罚款5户,罚款金额1.4万元。四是结合“昆仑2022”专项要求,组织严打食品安全等违法犯罪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次,自主检查42次,出动警力92人,检查厂房大院24个、餐饮企业30个、出租房54个、其他点位21个。

实行最严厉的处罚。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截至目前,食品类累计立案417件(一般程序203件、简易程序214件),没收违法所得合计40045.3元,罚款合计733900元。

坚持最严肃的问责。依照《怀柔区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职责,明确各单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截至目前,区委巡查办共开展3轮巡察任务,对23个处级单位党组织和7家基层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

落实主体责任 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生产经营过程风险管控。持续动态调整4593家企业风险等级,实时搜集企业监管问题、投诉举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结合企业日常过程管控和静态类别风险等因素,及时调整企业风险等级,并开展相应频次的监督检查。

推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重点加强对进口冷链原料监管,督促企业严格使用“北京冷链”平台及“首库”中转制度。组织开展了第三方食品冷库专项大检查,对全区10家第三方食品冷库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

推动开展企业自查自纠。要求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严重风险隐患或违法行为主动、及时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推动食品产业 提高发展质量

鼓励企业引入先进管理体系及相关认证。组织西餐、月盛斋、红星、御食园等企业参加北京市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推荐北京红螺食品有限公司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向社会展示怀柔区食品行业影响力与品牌效应。

完善管理体系 确保风险防控

完善问题导向的抽检检测体系。建立区级统一抽检计划。截至目前,抽检食品样本1399件,合格1394件,合格率99.64%;快速检测食品样本2778件,合格率100%。按计划完成食品监管工作。制定农产品统一监测计划,共开展农产品检测636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提高食源性疾病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制定《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全年共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11类195件,食源性疾病监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558例。

提升检验能力和水平。区监控中心对辖区14家食品经营单位的86批次食品进行风险监测,合格86批次、不合格0批次,合格率100.0%。组织完成培训20次,助推中心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区疾控中心通过食品检测能力认证检测项目81项,中心实验室参加FAPAS国际能力验证以及上级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盲样考核。将玉米粉中12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制作成标准操作规程,向全市疾控系统推广。

推进社会共治 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宣传普及。在怀柔电视台、怀柔电台报道食品安全相关新闻30余篇。怀柔融媒公众号发送食品安全有关报道43篇。开展202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共计参与问答活动2192人次,线上浏览点击量8263人次,发放宣传品212份。

鼓励社会监督。畅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710件次,办结710件,办结率100%。龙山街道发放举报奖励表扬信件1封。

做好放心工程 提升食安水平

实施农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环境。针对果树病虫害防治,运用生物防治等技术,加强生草还田,改善土壤结构,以此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各学校、幼儿园均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截至目前,学校食堂未全部达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等级A级水平。

大力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针对餐厨垃圾方面的执法制定了生活垃圾专项执法方案。截至目前,共立案4115起(含警告),罚款42.9万元。

实施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行动。截至目前,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241户次、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企业100户次、特医食品经营企业30户次,共出动人数2960余次,完成快检101件,无不合格食品。

完成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完成北京冬奥会、北京国际电影节、“二十大”及北京市人代会等大型活动保障15个。开展食品快速检测1929件,合格率100%;开展抽样送检191件,监督食品留样9264件,保障了48554人次的用餐安全。完成食品供应保障10个品种16批次,合计7085.58kg。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组织桃山、杨宋等国有粮库定期对库存储备粮进行质量监测,委托粮食检验机构对怀柔区现有的区级储备粮进行抽样检测。截至目前,完成区级储备粮原粮(小麦)11300吨入库工作。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区食药安办拟定《怀柔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提请区政府常务会,并申请以区政府文件印发该方案。并将于11月底开始迎接市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跟踪评价工作。后续撰写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评自查,并准备迎接市级检查。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