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商超博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22中国便利店大会在厦门召开
沃尔玛为建可持续发展社区贡献典型案例
盒马因暖冬推迟1个月上架霜打菜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2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外知名便利店品牌共话线上新增量
2022中国便利店大会在厦门召开

 

为了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超8成便利店已推出线上业务。

11月23日至2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消费论坛——2022中国便利店大会在厦门举办。众多领军企业负责人围绕“推动便利店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起探讨。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养成了“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外卖送达”的购物习惯。《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为了与消费者建立起更为密切的链接,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超8成便利店已推出线上业务。

本次大会上,深度融合线上线下的“即时零售”,也成为各家品牌便利店企业负责人集体关注的话题。7-Eleven、罗森、美宜佳、便利蜂、昆仑好客、唐久、每一天等连锁品牌便利店负责人表示,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线上业务,拓宽了便利店的服务场景和服务半径,为实体门店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

新场景带来新增量

中外便利店品牌共话“即时零售”

7-Eleven(中国)副总经理岩本英夫在“应对变化、夯实基础、精准运营”的主题演讲中表示,随着在家时间的增加,消费者的手机使用时长在增加,消费逐渐向线上和外卖形式转变。面对这样的环境,7-Eleven将从强化外卖服务、数字化升级等方面着手应对。

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三宅示修介绍,疫情中实体门店线上的销售额提升明显。“罗森正在不断强化OMO(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通线上线下,只要不断给消费者提供便利化的服务,行业会有更好的未来。”罗森中国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公开表示,“即时零售”平台给实体门店带来了约10%的销售增量。

国内便利店行业领军者美宜佳董事长张国衡表示,面对“虚实融合”“即时零售”“数字化转型”等行业未来趋势,美宜佳将布局线上线下一体化等新业态,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核心竞争力。公开资料显示,美宜佳早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即时零售”。仅在美团平台,美宜佳门店近三年的线上订单量增速均超100%,并将“即时零售”定为公司战略,设立专门团队发展相关业务。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即时的需求明显提升,原来需求的品类从单一的餐饮扩展到了全品类。”便利蜂总裁陈明在发言中称,便利蜂开通了自有外卖团队的外送服务,同时与多家“即时零售”平台合作,以此拓展销售渠道和客户群。

创立于山西太原的区域便利店连锁品牌唐久董事长杨文斌表示,外卖可以帮助门店增加销售,是非常好的延伸业务。

此外,中石油昆仑好客便利店董事长刘刚也表示,线上业务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给会员和客户带来更多的方便。目前,昆仑好客和美团、京东都已展开到家业务的合作。

超8成便利店推出线上业务

即时零售成公认行业趋势

据了解,《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下称《报告》)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毕马威联合发布。大会上,毕马威中国审计合伙人孙文举对中国便利店行业呈现的十大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据介绍,2021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3492亿元,其中,品牌连锁便利店3050亿元,增速为12.3%,便利店行业整体发展向好。此外,2021年全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25.3万家,其中,品牌连锁便利店16.3万家,增速约为13%,门店增速略高于销售额增速。

“为了与消费者建立起更为密切的链接,超8成便利店已推出线上业务,打造网店并驱的全渠道通道。”《报告》调研显示,疫情引发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便利店企业愈加重视线上业务布局,开通线上业务的企业占比逐年提升,已从2016年的29%上升至2021年的88%,实体店与网店并驱已成为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超7成企业线上业务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开展,线上业务销售额贡献占比约7%。”报告分析认为,受疫情影响,人们对即时配送的需求日益增加,“即时零售”、社区团购以全渠道、智能协同的进化路径改造传统零售的人、货、场,盘活品牌商、连锁商超、零售小店等资源,给线下实体零售带来了新的消费场景、新的渠道潜力以及新的增量空间。

“‘即时零售’以 3公里配送能力为主打,通过渠道的拓展拉动便利店线下门店销售,以美团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平台拥有超过7亿的用户以及外卖业务沉淀的年轻客群,可为门店带来大量增量用户。”《报告》称。(中国网)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