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河北衡水着力打造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
天津升级现代都市型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天津蓟州区累计认定65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京津冀加强区域救灾物资协同保障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升级现代都市型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本报讯 黄建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党和国家对粮食这么重视,今后科技种粮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粮食增产丰收也会更有保障!”王瑞东是宝坻区尔王庄镇四棵树村一位农民,今年他的家庭农场里2800亩水稻喜获丰收,“这得益于引进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让过去盐碱严重的地块变成了高产农田,平均亩产比以前提高了两倍。”

在天津市宝坻区尔王庄镇四棵树村,王瑞东是一个有丰富水稻种植经验的农民,爱动脑喜钻研,村民们都称他为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两年前,通过土地流转,王瑞东在尔王庄镇四棵树村、潘套村承包了2800亩地,通过引进新设备、推广新技术,他把大片盐碱地改造成高产良田,特别是通过使用水稻侧深施肥等新技术,使水稻亩产翻了一番。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机械插秧时同步将颗粒状肥料定位、定量、均匀地施洒在距离秧苗3到5厘米的一侧,施肥深度4到5厘米。”王瑞东说,通过新技术,可实现机械插秧与施肥一体,不仅施肥量精准,减少了化肥的过量使用,还能让肥料在土壤中缓慢分解,延长肥效期,减少养分流失。明年,他计划把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到5000亩以上,采用立体种养和侧深施肥相结合,让一块田得到“双份收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天津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到实处,推动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进一步加大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到2025年底,培育200家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市级以上150家,培育2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数量达到300个,农户家庭农场数量达到1000个,家庭农场总量稳定在10000个,市级农民合作社和示范社总量稳定在600家。

同时,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装备和服务支撑,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科研支撑,形成覆盖重点领域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着力在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业、稻渔综合种养等领域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建立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及引进工作,强化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