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帮助我市市场主体提振信心、稳定发展、渡过难关,北京市场监管部门主动问需、精准施策、积极响应,制定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措施,相关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共惠及全市17.4万余户市场主体。
一是推行市场主体公示信息柔性管理措施。立足市场主体关切,对因受疫情影响未按时申报2021年度年报的市场主体,免予有关行政处罚。对2022年6月30日前未按时申报,但于9月30日前完成申报2021年度年报的我市市场主体,不予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
二是全力简化办事手续、压缩时限,提升经营异常名录移出便捷度,将移出时限由5个工作日进一步压缩至3个工作日,帮助市场主体快速实现信用修复、恢复正常经营。强化数据运用,对企业已变更地址等情况,通过数据核实,免于提交证明材料,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三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开通经营异常名录线上申请移出功能,企业既可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现场申请移出,也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线上申请,更好更快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北京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