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坚持向前一步、主动担当,以“强党建、稳秩序、促发展、保安全”为主线,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解决群众诉求98.2万件,诉求“解决率”与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
听民意,解民忧。接诉即办是听取民意最直接的渠道。一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将群众关心的小事,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大事。朝阳区市民反映因道路规划问题加油站即将拆迁,加油卡无法使用,要求退卡退费,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及时与当地政府、加油站、成品油经营公司等多方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帮助230余位市民解决全部诉求。怀柔区市场监管局针对群众反映退费的问题,第一时间主动对接企业向其告知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主动解决群众诉求,最终市民诉求得到全部解决。
强执法,保安全。一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督执法,引导企业规范经营。通过建立多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各领域治理,在广告合规、不正当竞争、价格欺诈、产品质量等多个领域部署专项工作,先后开展“网剑”行动、儿童和学生用品守护行动、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安全排查整治等多个专项行动。通过一系列工作,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诉求有人操心,自己的权益有人保护。为保障疫情期间蔬菜、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及防疫用品价格稳定,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价格专项检查,重点摸排价格波动及生活必需品销售情况,并向经营主体发放《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规范经营主体的价格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稳秩序,促发展。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制度探索,推动企业快速解决消费纠纷,通过诉求即办直通车机制方便市民解决诉求。今年1至8月,诉求即办直通车企业共为市民办理诉求13.7万件。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不断压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各项责任,严把产品和服务质量关。朝阳区局采用“主体治理+源头治理”方式,探索建立“四位工作法”,有效推动降量提率、未诉先办,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加强工作指导,结合企业实际帮助企业合规发展。
立规范,治源头。一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了“一个长效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一部地方立法、一套资金存管制度、一系列合同示范文本”的预付式消费“四个一”规范管理体系,推动有关政策和治理措施落地。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对牵头主责的“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每月一题,先后制定两个工作方案,三个地方标准,从完善制度标准上推动行业治理。丰台区局通过督促大型综合体落实主体责任,化解预付式消费风险,在辖区内推行预付式消费经营主体信息公示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商业综合体建立消费维权精品调解室,延伸消费维权服务触角,实现市场监管部门消费维权服务职能的社会化辐射。(北京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