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石巍 发自河北 今年为什么雪糕和冰淇淋的价格那么贵?这些冷冻饮品的产品质量可靠吗?为此,京津冀三地消费者协会联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对市场上部分销量较大、关注度较高的热销冷冻饮品开展了比较试验,旨在对同类冷冻饮品的营养和微生物等主要指标进行比较测试,为消费者提供参考信息和指导意见。
据记者了解,本次比较试验样品由工作人员从拼多多、京东等平台上购买,涉及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伊利、钟薛高、八喜、梦龙、和路雪、蒙牛、光明、雀巢、中街、礼拜天、meiji和OATLY等12个热销品牌,共计包括36批次冰淇淋及雪糕类冷冻饮品。比较试验测试结果仅对本次购买的样品负责。根据购买的样品显示,36批次样品中,20批次为冰淇淋产品,执行标准均为GBT 31114—2014《冷冻饮品 冰淇淋》;16批次为雪糕产品,执行标准均为GBT 31119—2014《冷冻饮品 雪糕》。上述两个标准均对产品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做出明确限量要求,同时结合营养成分表、消费者关注的指标,以及冷冻饮品微生物风险较高等情况,本次比较试验的测试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能量、碳水化合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测试结果依据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产品执行标准和产品标签明示值进行判定。
测试结果显示,本次36批次冰淇淋及雪糕类冷冻饮品样品的营养及微生物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限量要求。主要指标情况如下:本次测试的36批次样品,蛋白质含量在1.05~6.83g/100g之间,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标称为“钟薛高海盐椰椰(海盐椰子口味)雪糕”的产品,蛋白质实测值为6.83g/100g;蛋白质含量最低的产品为“蒙牛优牧布丁雪糕”,蛋白质实测值为1.05g/100g。冰淇淋样品蛋白质含量在1.24~5.37g/100g之间,雪糕样品蛋白质含量在1.05~6.83g/100g之间,消费者可以参考标签中产品配料和营养成分表的标识值,确定产品蛋白质含量的高低。蛋白质含量在5.00g/100g(含)以上的样品有3批次,涉及伊利、钟薛高2个品牌;含量在4.00(含)~5.00g/100g之间的样品有2批次,涉及钟薛高、光明2个品牌;含量在3.00(含)~4.00g/100g之间的样品有9批次,涉及8个品牌;含量在2.00(含)~3.00g/100g之间的样品有12批次,涉及9个品牌;含量在2.00g/100g以下的样品有10批次,涉及7个品牌。脂肪:经测试,36批次样品的脂肪含量在1.91~22.3 g/100g之间,不同产品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标称为“明治巴旦木巧克力雪糕”的产品,脂肪实测值为22.3g/100g;脂肪含量最低的产品为“呈真雪糍(香草味糯米糍冰淇淋)”,脂肪实测值为1.91g/100g。碳水化合物:经测试,36批次样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在15~45.3g/100g之间。其中碳水化合物最高的是标称为“大东北红豆糯米方糕雪糕”,碳水化合物实测值为45.3g/100g;碳水化合物最低的产品为“呈真北海道风情生牛乳冰淇淋(巧克力味)”,碳水化合物实测值为15g/100g。微生物指标:本次测试36批次样品的3项微生物指标均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显示在适当的保存和运输条件下,电商平台销售冷冻饮品的微生物控制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京津冀三地消费者协会消费提示,冷冻饮品作为夏天人们的消暑食品,消费量巨大,同时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和要求的提高,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不断更新,产品种类多样、价格差异较大,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一定要确认相关信息,食用也需要适度。冷冻饮品虽解暑消热,但应适量食用,不可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