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4.7万亿元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2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首都东翼,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地,10多台挖掘机同时开挖作业,站房中心区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渤海之滨,天津港北疆港区的集装箱码头上,70多台智能运输机器人自如穿行,42台自动化轨道桥次第排开。

白洋淀畔,“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在这里安家落户,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到237种。

…………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8年多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迈向更高水平。

雄安新区建设展现新形象

“房子精装修,干净又省心,最方便的是15分钟内就能走到菜市场。”去年底,50多岁的周志川和妻子搬进了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安置房,90平方米的三居室让他很满意,“儿子儿媳也有一套,他们决定回来创业,一家人可以团聚啦!”

从一片荒芜到楼房林立,容东片区3批次近6万名回迁群众喜迁新居,参与建设的中国建筑八局容东片区C组团安置房项目负责人陈旭东介绍:“建设高峰期投入了87台塔吊,1.6万名工人辛苦奋战,147栋住宅120天全部封顶。在雄安,每天都是新的。”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这片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生根,雄安新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交通更加便捷。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雄安新区纳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轨道上的京津冀”增添新干线。京雄高速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等工程建成通车,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形成。

设施更加完备。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管线集纳在地下综合管廊中,蜘蛛网式线缆不见踪影,智慧路灯、智能井盖随处可见,雄安新区实现高起点建设。

环境更加宜居。5年多来,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2%;白洋淀2021年整体水质为Ⅲ类,全流域3万余家“散乱污”企业被取缔,1.3万个非法排污口全部封堵。一幅蓝绿交织、水城一体的优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雄安新区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雄安新区建设要显雏形、出形象,努力把雄安建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新突破

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新进展

“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治疗,不用每次都跑到城里看病了。”50多岁的河北容城县居民老贾高兴地说。为老贾诊疗的容城县中医医院医生安洪泽,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交流学习了3年,收获不少。“我要努力工作,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优质服务。”安洪泽说。

8年多来,京津冀三地积极推进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医疗协作日益紧密。65所京津冀知名医疗卫生机构与雄安三县48家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一批名医专家入驻三县医疗卫生机构,帮助建设重点学科,填补多项技术空白,雄安新区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教育合作逐步深化。7月底,北京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中的中学项目正式移交。至此,北京支持雄安新区“三校”项目全部交付。8年多来,京津冀高校优质课程共享,优势科研资源开放,中小学教师互派,河北累计上千名骨干校长教师到京津优质学校跟岗培训。

去年底发布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显示,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指数呈较快上升趋势,2020年指数为133.78,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63点。京津冀三地人均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之比从2014年的2.84∶2.40∶1缩小至2020年的2.49∶1.60∶1。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携手同心,奋发向上,京津冀协同发展正迎来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

(丁怡婷)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