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毅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是国际经贸往来与合作的通用语言。2022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标准化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是北京市标准化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于2022年9月1日起实施。
《办法》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被列入市政府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办法》作为北京市标准化领域的基础性保障性立法,共设6章50条,分为总则、制定标准、实施标准、标准创新与国际化、服务保障与监督管理、附则。《办法》有如下亮点:
一是立法角度更加突出促进作用。《办法》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强化运用标准化方式提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且未单独设定法律责任章节,进一步体现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二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为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办法》明确本市构建以国际标准为引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为特色,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强化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补充作用,发挥标准化对科技创新、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助力作用。
三是加强标准实施应用。明确行业部门应制定配套制度,组织实施及评估标准的职责。同时规定在产业政策制定、城市治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工作中,可以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作为技术依据,丰富标准落地实施的方式和形式。
四是发挥政策引导与保障作用。为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办法》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标准研究成果纳入科技奖励评审范围,鼓励将制定标准纳入科研项目评审指标、职称评价考核业绩;为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办法》鼓励开展国际合作和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为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激励保障,《办法》鼓励先进标准创制和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创造性地将团体标准制定采用情况纳入社会团体等级评估、将国有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范围等。
《办法》对区级人民政府提出要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区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本地区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标准化工作重大事项。《办法》对区级市场监管部门提出要求,区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
下一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将认真落实《办法》要求,加强对海淀区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分工协调,协助抓好各行业领域标准化工作落实,推动海淀区标准创新政策修订落地,鼓励引导团体、企业等主体参与,推动形成一批有利于发挥技术作用和市场机制,有利于维护公平市场环境,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全面提升标准制定、实施、监管水平,为促进海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