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纯
近日,由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拉善SEE江南项目中心共同主办,摆脱塑缚、无毒先锋、自然田、回归荒野、中华环保联合会、碳阻迹、商道纵横、以及妙盈科技联合承办的《绿色电商行动指南——中国零售电商环境影响及对策》发布暨绿色电商行动倡议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占网民整体的79.1%;到2020年,中国的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经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左右,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
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电商行业所带来的的碳排问题与环境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根据国内碳排放管理平台“碳阻迹”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研究报告》测算,中国电商企业2019年的碳排放总量为5326万吨,是当年第三产业总排放的2.5%。且电商的碳排放总量在未来5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16亿吨,增长率达到73%。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指出,电子商务企业要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提升绿色创新水平。
2021年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绿色发展工作的通知》,则细化了电商企业绿色发展的要求:从电商企业节能增效,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少、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扩大绿色产品销售,引导绿色消费等方面,要求电商平台树立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基于政策要求和投资趋势,为更好地支持零售电商企业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化行动,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拉善SEE江南项目中心联合摆脱塑缚、无毒先锋、自然田、回归荒野、中华环保联合会、碳阻迹、商道纵横、以及妙盈科技共同发布了《绿色电商行动指南——中国零售电商环境影响及对策》(下称“指南”)。
指南编写单位之一、环保机构“摆脱塑缚”的总干事郑雪介绍,指南梳理了零售电商业务所涉及的包括气候变化、固体废弃物和循环经济、化学品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膳食等方面在内的环境影响,并结合国内外政策指引、行业相关最佳实践等,针对每个环境影响维度提出有针对性的行动建议,希望帮助零售电商企业全面识别自身的环境影响,协助零售电商企业从战略层面设定环境表现目标和跟进执行。
指南提醒,不管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其他环境议题,零售电商平台都应该利用对价值链上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影响力,促成综合环境治理行动。
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又雯表示,作为零售业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性中心平台,网上零售业是否能发挥对其商业生态圈的影响力,降低行业整体环境影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她随后宣读了包括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拉善SEE江南项目中心在内的19家公益机构、行业协会、企业联合发起的《发挥平台力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零售电商平台积极实践绿色发展的倡议》,提出了包括设立全面覆盖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内的9大倡议。
“我们期望,未来有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加入这一份倡议中,并积极践行倡议内容,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助力,为共同保护我们的美丽地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