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饮品世界
3上一版  下一版4
 
饮料市场全新消费特征和潮流趋势明显
“跨品类”融合混搭成为饮品冷饮产业“新样态”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2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饮料市场全新消费特征和潮流趋势明显

 

□ 叶德宝 牛夏风

伴随着饮料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迭代变快,饮料品类更加丰富,品类的创新也成为饮料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同时,消费场景也更加多元,饮料不仅是消费者单纯解渴解馋的工具,更呈现出全新的消费特征和潮流趋势。

在此市场背景下,饮料品牌出击夏日清凉饮品旺季,争相“内卷”上新,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选择,也推动饮料市场新一轮的增长。

品牌“内卷”争相上新

除了农夫山泉对于“碳酸+茶”的深度探索,元气森林在新品方面,推出的夏日限定海盐系列气泡水正在全国范围内热销;可口可乐也开启了夏日新品限定模式,推出无糖香草味汽水;今麦郎更是接连推出果汁茶、无糖气泡水、电解质饮料、无糖茶饮料等多款新品……各品牌不断拓展新品,饮料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如今,饮料圈也开始“内卷”。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不少品牌新品以“季节限定”、“时令”作为噱头,将产品与时令鲜果结合。同时,还通过发放特价券、“1元换购”等促销手段,抢夺消费市场,助力品牌新品的推广。

“去糖化”愈演愈烈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的不断重视,消费者在喝饮料之前,都会先看看给自己带来“几斤几两”,健康、0蔗糖成为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事实上,我国无糖饮料市场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不论是传统碳酸饮料龙头企业,还是新兴品牌,在看到无糖饮料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后,都争相涌入无糖饮料市场。

在碳酸饮料中,无糖品类份额逐渐提升,且增速飞快,2014—2020年我国无糖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从6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66.9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41.13%。

数据显示,自2014年到2020年,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从10.2亿元增长至48.5亿元。从饮料市场来看,无论是传统老牌饮料还是刚刚崛起的新锐品牌,竞相打起原料配方“升级战”,纷纷加入“无糖阵营”。

随着“无糖+”产品持续更新,从目前具体产品来看,无糖饮料赛道也产生出众多细分品类,而在这当中,无糖碳酸饮料和无糖茶饮料规模最大。

“Z世代”成增长新动力

近年来,随着饮料产品的持续更新,品类的不断扩展,饮料消费场景也得到延伸,不论是家庭采购,还是户外即饮、宴会分享或运动健身都成为饮料消费需求的新场景。

从目前的消费群体来看,以95后为代表的“Z世代”是驱动饮料大盘增长的主要增量人群。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发布《“Z世代”饮料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超半数“Z世代”一周内购买饮料的次数为3次及以上;超四成重视健康养生首选“0糖”。95后消费者在各类饮品上的消费增速均高于整体人群,在复购率及复购频次上均表现突出,且95后高频复购的人数增速遥遥领先。

不断涌入的线上消费者,带动线上饮料市场快速发展。《2021饮料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天猫平台饮料行业消费者人数和消费频次均呈上升态势,带动了整体消费额的增长。

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饮料总产量和零售额逐年递升。2021年,我国饮料类零售额达到2808亿元,同比增长20.4%。2022年1—4月,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4%,达到938亿元。

同时,饮料行业消费规模逐步扩张,从饮料行业消费规模来看,2019年市场规模已达到9914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1.3万亿元,并且在消费增速上达到了饮料食品整体行业的4倍。

综合来看,饮料行业仍将保持蓬勃发展状态,消费升级的需求也将得以不断释放。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