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怀柔区春播生产进入收尾阶段
延庆区有序恢复餐饮堂食
平谷区创新食用菌种植保供市场
顺义区无人机提升小麦产量
房山区确保疫情期间蔬菜产销畅通
电商助力延庆区圆生菜销往京津冀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义区无人机提升小麦产量

 

本报讯 芦晓春 点开手机App,规划路线,轻轻一点,无人机盘旋起飞,近200亩地90分钟即可完成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的混合喷打。近日,在顺义区赵全营镇西水泉村,麦田上空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工作。

“过去‘一喷三防’全靠拖拉机,现在用上了无人机,不但省时省力,还不会碾压麦苗。”赵全营镇种粮大户佀兰芳说。在此执行作业任务的是北京顺海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承担了顺义区6000余亩麦田的“一喷三防”工作。“与传统方式相比,无人机效率高,每台每天可喷洒300~800亩,同时,使用无人机喷洒均匀雾化效果好,可节约20%的药剂,减少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北京顺海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原涛介绍。

当前,顺义区正值小麦灌浆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全区10.3万亩冬小麦已进入灌浆期,长势良好,穗数和穗粒数较去年有所提升。该区已利用无人机对2.3万亩小麦开展“一喷三防”,小麦吃上了“营养快餐”。“‘一喷三防’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为小麦补给营养,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喷防可以节省劳动成本、人工成本,控制药剂用量,减少污染,实现规模化、精准化防控病虫害,随着科技发展,使用率将逐年提升。

“以前采用较多的是自走式植保机,打药是水滴状的,现在无人机打药,可以精准控制喷药量和速度,避免了药剂的漏喷和浪费,工作效率也呈几何级上升,平均每30亩仅需10分钟。”杨良表示,完成这些工作只需要2人即可完成,合作社今年肩负着张镇、杨镇、李遂、北务、大孙各庄等镇约3万亩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约17000麦田通过无人机实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