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周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面排查毁麦情况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今年第七批中央储备 冻猪肉将再收储4万吨
全国已春播粮食 4.92亿亩进度过半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发布
全力做好疫情重点地区生活必需品保供
去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升至2.69%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发布
聚焦“医”“食”“美”“安”四方面培育支柱产业
 

据新华社消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5月10日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规划聚焦人民群众在“医”“食”“美”“安”领域的更高层次需求,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四大重点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5月10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规划将生物经济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此次发布的规划指出,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动力,以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基础,以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为特征。

规划提出生物经济发展阶段目标。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到2035年,按照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

规划明确五大重点发展任务,分别为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努力优化生物领域政策环境。

“在部署培育生物经济支柱产业方面,规划明确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王翔说。

同时,规划提出生物经济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现代种业提升、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生物资源保藏开发、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7项重大工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