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推动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事业再上新台阶
北京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
进口冷链食品要全部可溯源
北京构建进口冷链食品进京全流程查验机制
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2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
北京市农业技术人员 给小麦苗“促弱转壮”
 

本报讯 受2021年秋汛影响,北京市冬小麦晚播比例高,春季管理难度加大。为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开展苗情监测、专家指导、云端问诊、田间课堂等技术服务,落实春季促弱转壮技术措施。近日,全市33个小麦苗情定位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小麦群体结构逐渐合理,个体素质持续改善,苗情实现转化升级,为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先壮后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周吉红在分析苗情的基础上提出建议,“长得好的苗子先浇水施肥,长得差的苗子后管理。”

周吉红继续说,“播种早的小麦冬前生长量大,养分消耗多,如果不及时灌溉施肥,很容易出现脱肥现象,壮苗易成弱苗;播种晚的小麦冬前生长量小,对肥水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过早的水肥管理不但发挥不了肥效,还容易因灌溉降低土壤温度,影响弱苗生长。”听了专家的解释,老刘恍然大悟,按照“先壮后弱”管理技术进行田间管理,实现了合作社小麦苗情持续向好转化。

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是北京促进春季管理技术落实的一个缩影。冬小麦播种以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在地头开设30余次“田间课堂”,现场诊断苗情、研判问题、开具“药方”;同时,还专门成立了5个技术指导组,由站长及副站长带队包区包片开展专项技术服务。5个指导组先后到8个小麦产区16个乡镇42块麦田,针对不同地块提出肥水管理措施,围绕灌溉施肥及一喷三防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13条,并指导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