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周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
《电子烟》国家标准出台禁售调味电子烟及无烟碱电子烟
四项“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国标启动制定
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增至216个
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加强标准物质监管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增至216个

 

本报讯 乔金亮 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了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认定结果,我国国家级育制种基地达到216个,覆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等重要农作物。

这是落实中央种业振兴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2013年认定国家级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以来首次进行动态调整,并适当扩大认定规模。

据介绍,此次基地认定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在作物范围上,适当增加了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数量。在区域布局上,重点支持优势产区,兼顾不同生态区用种需求,扩大了南繁冬夏繁基地范围,安排了东北极早熟玉米、西南热带血缘玉米制种基地。此次认定取消了少数产能下滑严重、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不力的县(市、区)的国家级制种大县资格。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高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制种基地供种保障能力达80%以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