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周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七部门部署2022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强化进口冷链食品“上链入仓赋码”管理
我国粮食市场供应足 稳价保供有基础
北京全流程管控进口冷链食品
做好疫情防控重点 地区市场保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全流程管控进口冷链食品

 

本报讯 徐婧 北京制定了进京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防疫体系,将通过进口冷链食品预约进京、进京卡口检查站核验查控、首站中转查验库集中检测和消杀、“北京冷链”系统全程监控的全流程管控机制,构建进口冷链食品入境进京全流程可追溯管理防线。目前,26个进京卡口检查站已准备就绪,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查验工作。

北京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徐建民在23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将按照“源头防控、进京查控、首站管控、全程监控”的原则,对入境进京冷链食品进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人物同防”。

进口冷链食品需预约进京

徐建民介绍,当前,北京市首站中转查验库正在加快建设中,为有效防范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北京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指挥部(简称“指挥部”)决定先行实行进口冷链食品进京卡口检查站查验工作。

冷链食品运输进京前,承运方可登录“北京冷链”系统,录入拟发往北京的货品清单信息,并预约选择拟通过的进京卡口检查站,收货方同步登录“北京冷链”系统,录入拟接收的货品清单和相关证明信息。若承运方发货信息与收货方接收信息一致,“北京冷链”系统自动生成二维码,由承运方携带二维码及货品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消毒证明,按照预约的时间和卡口检查站有序进京。同时,承运方的司机和随行人员还需符合北京市进返京人员疫情防控政策要求。

进口冷链食品需在进京卡口接受核验

在进口冷链食品预约成功后,承运方需在预约的进京卡口检查站接受相关部门核验。由公安部门负责对司机等人员和车辆的查验,并将符合要求的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车辆引导至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在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消杀证明等进行查验;现场检查人员查验无误后在“北京冷链”系统上进行确认并予以放行。

26个进口冷链食品检查站下月启用

徐建民介绍,目前,北京市共设有公安检查站54个,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26个。综合进口冷链食品进京查控需求以及冷链食品运输线路、车流量等因素,北京将同步设有公安检查站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26个卡口,设为第一批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查验工作的进京卡口检查站,已涵盖了10个区的主要进京通道。

目前,26个进京卡口检查站已准备就绪,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查验工作。

“北京冷链”系统全程监控冷链食品

在冷链食品监控方面,徐建民介绍,“北京冷链”系统于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运行,目前已完成系统升级,市民在商超、市场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均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进口冷链食品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等信息。

按照进京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防疫体系要求,“北京冷链”系统建立进京前登记预约、进京卡口检查站信息核验以及首站中转库入库查验等功能,实行源头赋码、进京查码、入库验码、出库贴码全流程信息化管控,通过运用智慧管理手段,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人、车、物”一体化管理。

目前,“北京冷链”系统已完成进京前登记预约、进京卡口检查站信息核验等功能,可以用于进京卡口查验工作。

首站中转查验库将与进京卡口无缝对接

北京正在推进首站中转查验库建设,建成后将与进京卡口检查站核验查控无缝对接。进口冷链食品通过卡口检查站查验进京后,要统一进入首站中转查验库,进行核酸检测和全面消毒,然后持有出库证明后再进入北京市场流通销售,把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

徐建民称,指挥部办公室已制定14个首站中转查验库建设、运行、管理指引,构成了一整套标准体系,将面向北京市所有大型国企、商超连锁总部、电商平台推出,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企业积极参与进口冷链食品首站中转查验库建设工作。

保障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防疫安全

北京持续冷链行业常态化疫情防控。通过“北京冷链”系统对接“北京健康宝”,将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信息与“北京健康宝”核酸检测数据库进行技术比对,准确掌握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数据情况。3月底前,“北京健康宝”将实现对不符合核酸检测频次要求的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弹窗提示,进一步加强冷链食品从业人员防疫管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