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统领,以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为抓手,以合力打造绿色生产、全程监管、产品优质、品牌过硬的“北京市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为核心,树立安全农业品牌形象,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以及悠久的生产历史等因素孕育了一批批独具地域特色和高品质的农产品,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何妍君 周晓辰
3月10日上午,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应急与评估处处长赵华军、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总编辑李涛、副社长牛春安等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报道调研组来到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参观调研。
据悉,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全国首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也是北京市首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近年来,园区加快建设发展,已建成7个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聚集了近50家高科技农业企业,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品牌助农 百姓安心吃、放心购
“小汤山”蔬菜商标作为“北京市著名商标”家喻户晓,是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据了解,天安农业探索建立了“企业+生产基地+生产者”的生产模式,在北京昌平、密云、延庆等区以及山东、河北、天津等省份建立了1.5万亩订单合作基地,形成全国性基地生产布局。在2008年圆满完成供应北京奥运会核心区之后,天安农业又确保完成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三村(北京村、延庆村、张家口村)运动员的专供食材……
目前,“小汤山”是北京市商超覆盖率最大的蔬菜品牌,不仅在北京的华堂、华联、家乐福、永旺、超市发等大型超市设立了品牌蔬菜专柜,还进行电商、社区营销、直播等多种新零售模式探索。同时,“小汤山”也服务于餐饮、学校、政府机关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有效保证了全市的蔬菜生产供应能力,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我们使用ERP系统,实现集约化、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销售量可以预测一年的生产量,并且每一种蔬菜都有自己的‘名片’,从生产到销售实现对多业务单元的精细化管控、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和溯源管理,让老百姓吃得更安心。”天安农业董事长林源介绍,公司自主建起集温控、种植、水肥于一体的智能化绿色有机蔬菜基地,还具有蔬菜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信息管理系统,“你们看,通过电子设备可以实现种植过程中投入的种子、化肥、农药等信息实时查询,特别方便。”
据了解,天安农业拥有三座大型现代化加工配送车间,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年加工量约8500吨以上,储能约3500吨以上;净菜加工车间配备自动化加工生产线5条,可完成蔬菜分选、初级处理、加工包装、贴标全过程;鲜切蔬菜加工车间配有菜叶、果蔬、根茎菜3条鲜切蔬菜加工生产线和1条漂烫菜生产线,其生产能力、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每日生产鲜切蔬菜成品可达45吨;公司配有自有物流车辆30余辆,配送能力日均达120吨。
“我们先要对产品采收之后做初检,通过质量检测监控手段,准确掌握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再送到相应的质检部门进行检测,而且在物流配送环节我们还有监控系统。”林源表示,在做好智慧化管理的同时,也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蔬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不仅如此,天安农业一直以来以促产业升级带动农民致富为己任,助力乡村振兴,在扶贫工作中走在前头,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绩,累计带动农户12000余户,农户累计增收达4亿元。
会展兴农 “甜蜜”加持特色农业标签
走进草莓博览园的园区,眼前的一切让人很难将其和传统农业企业联系在一起。园区内,静谧的湖景、娱乐休闲设施和文化雕塑随处可见,北京农业嘉年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产业促进部副经理邹祖新表示,这是“旅游+都市农业”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是昌平区政府高标准规划建设的田园综合体。
作为都市型的休闲农业体验区,在这里,除了观赏农业美景、感受农业科技以外,体验农趣活动采摘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草莓大棚内,绿叶下一排排红彤彤的草莓映入眼帘,“这是白草莓,那边还有黑草莓,每一个品种口感都不一样,采摘就是边摘边吃,不用洗。”邹祖新热情地摘下一颗草莓塞到记者手上。当被问到这样是否安全卫生、有无农残时,邹祖新说:“我们完全不用除草剂,即使有虫螨,在可控范围内几乎也不会打药,都是用套种葱蒜、芹菜、洋葱等方式进行生物防治。更何况大棚不至于那么潮湿,通风效果又好,没那么多病菌侵染,蜜蜂对农药是敏感的,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标志。”
值得关注的是,草莓好吃不好吃不仅在于品种和培育温度等,很关键在于肥水,草莓博览园进行智慧化管理,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大棚草莓种植中应用,优点在于精准浇水、减少草莓病害的发生、减轻对土壤的伤害,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此外,草莓上市的时候还会通过企业自检、政府抽检和委托第三方检测多种方式来确保品质。
据了解,昌平区已成功创建了国家级草莓标准化示范区,并连续举办了七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和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特别是在北京农业嘉年华,吸引2000余家涉农企业和单位参会,成功打造创意农业产业链,让传统农业的“低效、粗放、低产、低价”转变为“创意、时尚、休闲、生态”的特色标签。
科技强农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祥云兴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主要开展食用菌种植的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等,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及周边地区。该公司将传统大棚菌菇种植一年一个周期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流水线作业、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众多生产环节的机械操作,使金针菇全年生产不间断。
走进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包装车间,顺着自动履带,生育室栽培成熟的金针菇被运送到包装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收、称重、打包、装盒,再送入成品库,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
“我们金针菇的质量是‘制造’出来的!首先是原料,菌种都是自己研发或者跟高校合作研发的。此外,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过程并确保其生产条件。”对于产品的品控环节,该公司总经理李士强介绍,“金针菇是一个低温菇,会在4度左右出菇,我们有智能化栽培库房。”
在参观过程中,李士强还详细讲解了食用菌采后保障食品安全加工的技术和成果,谈到未来的业务板块时表示,当前正努力持续优化食用菌生产产业结构,提升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未来还将推出工业旅游项目,让消费者走进生产车间,了解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同时要继续引进智能自动化技术和研发方面的人才,以及加大宣传力度,励志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采访后记
长期以来,昌平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坚持走“高效富农、产业兴农、科技强农、政策惠农”之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功能拓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全程监管、优质安全,确保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与农产品消费安全,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未来,昌平区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将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重点聚焦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三大领域,注重布局优化、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品牌引领、文创赋能、联农带农,引领都市型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报道调研组聆听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源介绍智慧化管理。
北京祥云兴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在流水线上将金针菇采收并过秤。
草莓博览园大棚内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