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市场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遥感+信息化”赋能首都“菜篮子”
北京进口生鲜通关将提速
北京消费品 市场持续回暖
部分蔬菜价格短暂上涨后期菜价将出现季节性下降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2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遥感+信息化”赋能首都“菜篮子”

 

本报讯 目前,北京市率先在通州区和大兴区尝试了蔬菜遥感试点工作。据了解,北京市统计局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人工调查App,分批次在北京各个涉农区开展蔬菜统计遥感调查试点工作。与粮食作物统计相比较,蔬菜由于自身种类繁杂,各种蔬菜生长周期不一,在实际统计中会遇到很多数据质量方面问题,而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和地面人工调查App的推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拍照、填数、上传,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面积、产量、产值一个不落,有图有数据,北京市张家湾镇陆辛庄村会计两分钟就完成了一个大棚蒿子秆的统计填报工作。随后,他还用手机中的App熟练地对着大棚内的一片小白菜拍照,继续填数、上传。

通州区经济社会调查队副队长杨照亮说:“移动终端设备具有定位功能,能确保企业实际深入地块、实地踩点填报,确保填报数据准确。同时,基于卫星拍摄的遥感影像,能够对企业上报数据进行有效监管,对上报地块位置、播种面积等关键信息与遥感图斑不符的,能及时给予纠偏报错。采集方式由室内电脑填报,转变为室外移动终端填报,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不仅数据质量提高了,而且基层人员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大家普遍对于‘遥感+信息化’这套新的蔬菜统计调查方法评价很高。”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北京市蔬菜可种植区域信息,基层统计人员和企业填报人员在此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即可获得本市蔬菜种植地块点位空间分布和相关统计数据。”北京市统计局农村统计处相关负责人说。如同来自天空中的一双眼睛一样,卫星遥感监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使得蔬菜统计数据质量更加准确,也为保障首都“菜篮子”工程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撑。

(据《农民日报》)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