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蔬菜种植 拓宽农民致富路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天津市财政147亿元保障“支农兴水”
河北饶阳:农技专家团队为蔬菜种植户“支招”
河北唐山:再增2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市财政147亿元保障“支农兴水”

 

本报讯 马明 从天津市财政局获悉,2021年,市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署,安排资金147亿元“支农兴水”,主要用于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水杯子”,为本市“十四五”乡村振兴稳开局、高起步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百姓“米袋子”。市财政大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足额落实财政补贴种粮资金4.8亿元,助力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49.9万吨、同比增长9.5%,实现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尤其是“小站稻”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并实现优良品种全覆盖;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财政资金3.9亿元支持新建26万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362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为本市粮食大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丰富百姓“菜篮子”。市财政筹集资金10亿元支持2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丰富百姓“菜篮子”“果盘子”品种;统筹资金2000万元,支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达到10万亩,引导农民稻渔综合种养50万亩,亩均增收300元以上;安排资金2000余万元,综合运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购置和生猪屠宰企业补助、金贷财补等多项生猪稳产保供政策,促进生猪生产持续恢复。生猪年末存栏171万头、全年出栏204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4%、5.1%。本市主要“菜篮子”产品人均占有量和自给率处于北方大中城市的前列。

保障百姓“水杯子”。坚持节水优先、开源节流并重,安排财政资金14.3亿元,不断保障“引江引滦”入津水源,共计调水14.5亿立方米,其中,引江11.4亿立方米、引滦3.1亿立方米,有力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

打造百姓“新农村”。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19亿元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保障“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等重点工程竣工验收,首次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情况开展考评并实施依效付费,支持启动新一轮15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持续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四好农村路”建设等项目,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民村居新改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