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电商食安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国家版权局印发《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
抖音电商开启“冬季山货节”
跨境电商: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境电商: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0%;而去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规模就已达到1.7万亿元。作为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内容,跨境电商备受业内外关注。

跨境电商如何在这片广阔天地施展拳脚?跨境电商发展有何优势,带来了怎样的连锁反应?

□ 薛鹏 柴雅欣

从赚加工费到布局海外仓,企业尝到跨境电商“甜头”。2011年后,中国互联网经济迎来飞速发展,捷时进出口有限公司着力发展跨境电商,以“互联网+”实现销售渠道扁平化,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一方面,着手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建立了海外仓储和营销中心,另一方面,扩大出口产品品类,增加了市场消费者的合作黏性,企业的自主品牌销售占比达90%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宅经济”快速发展,线上贸易需求量逐步增加,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和高质量外贸的典型代表,进入新的发展窗口期。

据该司负责人蔡井泉介绍,海外仓是跨境线上零售本地化服务的核心资源,在跨境电商销售和本地化服务的优势愈发突出,全球的跨境电商行业在飞速转型升级。

跨境电商带来的不仅是营销方式的改变,更是生产和销售流程的再造。跨境电商带来的不仅是营销方式的改变,更是生产和销售流程的再造。近年来,众多企业在传统电商模式B2B和B2C的基础上,发展了B2B2C和C2M等新模式。

跨境电商公司通过发展积累了大量数据,推动了产品品类和产品生产的优化,提高了企业数字化运营的能力。跨境电商的新模式改变了以往的销售流程,可以把“中国制造”直接送到国外消费者手里。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出口渠道也更加多元。一批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获得国际市场认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成为世界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样本,为各国发展电商提供了借鉴。

强大的供应链是支撑中国卖家具备低成本、高效率、柔性供应优势的坚实基础。跨境电商将全球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消费者和生产厂家可以在网络世界中实现快速沟通和供需匹配,极大提升交易效率。更重要的是,跨境电商的发展与产业链的完备密切相关,同时对产业链具有明显的再造作用。

业界人士认为,中国跨境电商之所以实现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复杂的产业链条。此外,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让跨境电商澎湃发展有了更加强劲的底气。

政策支持、数字赋能、思路转变,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外贸重要力量。卖家地域和类型更多元、全球布局加速、品牌意识增强、产品创新提速、响应能力升级。全球布局加速,在海外站点增加和海外仓建设上可见一斑。

据了解,目前我国跨境电商海外仓数量已超1800个,去年一年增速就达80%,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近年来,中国海外仓建设发展非常快,目前超过1800个海外仓分布在俄罗斯、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据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介绍,海外仓建设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一个重要背景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形势较好,与多国签署多项多边贸易协定,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动力。

跨境电商逆势增长,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赋能和平台、企业的思路转变,更离不开政策支持。

从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数字口岸,到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试点,从优化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退换货监管,到大力建设中欧班列、国际海运等跨境物流运输体系,相关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经济的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日益彰显,是中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支持经济持续恢复的信心来源,也是跨境电商快速成长的秘诀所在。

目前,国内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备案主体已经超过14万家。其中,部分本土平台“走出去”,拓展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带动数千个中国品牌出海;一批独角兽企业创新柔性供应链,实现快速发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模式,鼓励建设海外仓,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是应对当前复杂外部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也大有可为。

起步早、发展快,是中国跨境电商的优势,未来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这一优势也将不断扩大。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透露,我国在世贸组织、G20、APEC等多边场合已提出跨境电商“中国方案”,并与22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跨境电商国际规则制定。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