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对反食品浪费工作作出部署,从推进粮食节约减损、遏制餐饮行业食品浪费、促进食品合理利用、强化舆论引导、严格执法监督等方面给出了方向明确、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对食品浪费”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推进的一项重要的、持续性的工作。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2021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2021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粮食和储备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这些政策法规一步步把这项工作推向全社会,也一步步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特别是《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把原来道德层面的软约束上升到法律场面的硬手段,让吸睛无数的“大胃王吃播”行为瞬间销声匿迹,极大地打击了浪费行为,净化了网络空间,让舆论导向重新走上正轨。
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老虎苍蝇一起打”,严惩公款吃喝,高层对食品浪费划出了红线;“光盘行动”,呼吁群众、普通消费者自下而上改变生活习惯,塑造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基础。可以说,当前反食品浪费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针对粮食全产业链、消费领域、监管层面乃至舆论环境等方方面面推出的一系列操作性强、约束性高的精细化举措,是引导全社会行动起来,实现反食品浪费这一总目标的新探索与再发力。
当前,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各种极端天气频发,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保障粮食供应链稳定难度加大。可以说,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具有事关全局的重大现实意义。
因此,各相关方都要有大局意识,要服从于、服务于《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中提出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要求,在生产端之外的流通、储藏、加工、消费环节,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贡献每一个小我的力量,节约每一粒米,珍惜每一份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