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付善元 段雁南 菜市场和百姓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如何扩展货源丰富品种,帮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近日,记者走访了区内部分商超和菜车进社区的现场,看看各方力量如何帮居民们“拎”稳菜篮子。
每日三次消杀,疫苗接种率100%。广外百姓生活服务中心约700平方米,在附近的居民间颇有人气。每天早上7点前,工作人员例行消杀。中午12点,中心会组织第二次消杀。晚上7点中心关门后,工作人员会进行第三次消杀。
为了确保防疫措施到位,中心组织了一支5人的消杀队伍。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全部接种疫苗,每周还要做两次核酸检测。中心运营方北京阳光菜到家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楠介绍,从去年12月起,他们就开始组织从业人员分批次进行疫苗接种。目前,市场从业人员全部完成了疫苗接种,接种率100%。
蔬菜车进社区,家门口买放心菜。圆生菜2.8元/斤,白菜0.99元/斤……12月7日一大早,月坛街道复北小区的广场上就摆起了摊位,在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居民们在摊位前有序地排队买菜。
“复北小区东邻西二环,南邻复兴门外大街,向北穿过南礼士路公园就是北京儿童医院,去周边超市买菜得穿过马路,年轻人还要走上半个小时,老年人买菜更是难。”社区党委书记姚丹说。直通车进社区提供了极大便利,居民下楼就能买到菜,菜品质量也有保障。
像复北小区这样的蔬菜直通车在月坛街道一共有3个点位。多年来西城区以保障居民的“菜篮子”为重点做出了多种尝试,在一些不具备建设正规便民菜店和百姓生活服务中心的情况下,以蔬菜直通车为补充,解决居民“买菜难”。
拓展采购渠道,叶菜价格有降幅。据超市负责人李少坤介绍,前不久北京降温降雪,影响了绿叶菜的生长与运输,菜价有所上涨。
为了稳定菜价,保障居民正常生活,采购部门一方面拓展采购渠道,避开受影响较为严重的北方产地,转向影响幅度较小的南方产地,南菜北调缓解绿叶菜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加强导购引导,做好每日便民菜上新工作。
菜价“回暖”后,居民购买欲明显提升。在近二十余种绿叶菜售卖柜前,往来行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时刻提醒挑选者注意遵守防疫要求,并随时整理柜台,确保菜品新鲜、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