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版面导航     
 
2021年10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本报讯 董兆瑞 9月27日,首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举办,标志着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正式建立。会上,三地共同签署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智库联盟揭授牌仪式。

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指导和三地共同努力下,首届联席会议就取得了“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举办自贸区智库联盟论坛、成立合作协调工作小组”等成果。据了解,三地自贸区合作框架协议在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协同协作原则的基础上,将着力建立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合作对接、产业转移合作和投资合作保障、人才跨区域资质互认和双向聘任等为代表的多项机制,打造京津冀产业合作、统一数据开放两大合作平台,成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智库联盟,促进三地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一体化,不断提高三地跨境贸易便利度和对外开放深度。

值得一提的是,为高效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跨区域落实,三地主动打破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属地机制,已经实现三地自贸试验区内57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即“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和结果互认”,大幅度提高了三地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三地政务互通水平,为人们办理跨区域业务提供极大便利。

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的落地实施将推动三地自贸试验区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阻碍,为实现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更加均衡的协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平台基础、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和搭建完善的制度框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还将在促进金融、数据、人才等关键核心要素跨区域自由流通,提高跨区域通关协作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以及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释放三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内生动力,将京津冀打造成为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协同创新高地。

作为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北京“两区”建设为京津冀三地开放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通过紧密的协同联动,三地已经形成同心同向同力的良好发展格局。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