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营养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预防骨质疏松 不能一“钙”而论
春季养生防病就吃这些
抗营养素也有可取之处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骨质疏松 不能一“钙”而论

 

近日,70岁的林女士打个喷嚏后突然感觉腰背疼痛难忍,家人急忙将其送至家附近的医院就诊。经过仔细检查,显示林女士重度骨质疏松,腰椎X线片显示腰2椎体楔形变,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奚向宇表示,骨质疏松症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近年来,骨质疏松人群的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建议要早筛查、早诊断,减少疾病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临床表现有骨痛、乏力,脊柱变形、身材缩短、脆性骨折及相关并发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其中,中老年女性群体患病率更高。50 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32.1%,而同龄男性的发病率为6%。奚向宇表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会随着绝经而快速且大幅度下降,引起骨骼当中的钙质大量流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奚向宇指出,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但是要纠正一个概念,并不是要大量的补钙进行治疗。“患者在遵医嘱的情况下进行补钙,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刺激骨质生长,维持骨量,减少骨质流失。”另外性激素替代疗法是近年来基于对内分泌水平研究提出的治疗方法,其中,针对更年期女性的类雌激素药物成为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质疏松人群呈年轻化发展期趋势

目前,排除一些由于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奚向宇说:“年轻人要摒弃骨质疏松是老年病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骨质疏松,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因摄入等,进行早期骨密度筛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预防重于治疗 做好三级预防

预防重于治疗,是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根本策略。奚向宇指出,临床上提倡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无病防病,通过各种适宜的方法,培养和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二级预防是早诊断、早治疗,通过骨质疏松风险评估早发现高危人群,通过骨密度检查早诊断,防止或延缓其发展为骨质疏松症;三级预防是对已经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预防脆性骨折和再骨折的发生等。

奚向宇建议,要均衡膳食,可以多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 g/kg,并每天摄入牛奶300 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此外,建议上午11点到下午3点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 min,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