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一份有关成年人和儿童糖摄入的指南中提到,建议把游离糖,即人们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50克之内,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25克以下。
2017年8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27家主流奶茶品牌的51款畅销奶茶进行了测试,发现27款正常甜度奶茶中,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最多的高达每杯62克。一杯奶茶喝完,留给其他食物的糖摄入量,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
为了迎合健康的诉求,商家们推出了更多选项,点奶茶时不但可以选择半糖、三分糖、无糖,有些还有热量指数和升糖指数更低的代糖。但是在上海这项测试中,“无糖”款的奶茶也自带糖分,平均糖含量为2.4g/100ml,最低也有1.2g/100ml,而一杯中杯奶茶一般都是400~500ml。
2021年1月,湖南长沙一位每天平均都要饮用一杯奶茶的22岁女教师突然送进ICU,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一种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她几乎每天都要喝一杯奶茶。类似新闻不少,有一位28岁程序员每天喝三四杯奶茶,3个月暴瘦20斤后酮症酸中毒。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营养师阮光锋说,这些病例本身之前可能都有高血糖,甚至是糖尿病的问题,对正常的健康人来说,正常喝奶茶应不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但是,即便不会走到这个极端,人们还是希望能够更加健康地获得快乐。左手一杯奶茶、右手一杯可乐的年轻人们,有的已经开始了“半糖主义”的生活;在豆瓣、知乎等社区,“怎样喝奶茶不会发胖”“经常喝奶茶有什么后果”等话题下聚集了大量的人。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徐颖教了在家自制奶茶的方法:煮红茶或者泡红茶包来做茶底,加上鲜牛奶和糖或者蜂蜜。用红茶是最好的,因为红茶是全发酵茶,口感更醇厚。如果一定要喝外面卖的奶茶,那就选择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的奶茶。田雪指出,如果买奶茶的地方用的不是盒装鲜奶,而是粉末状或者不像牛奶包装的液体,那就很有可能是植脂末了。
有营养师指出,擦亮火眼金睛,一般来说,标注了“拿铁”“醇奶”“牛乳”的更有可能是真正添加了牛奶,而不是植脂末。尽管“少糖”“无糖”也有陷阱,但是尽量选择三分糖以下,毕竟少一点,就健康一点。奶盖、红豆这类高脂肪、高糖分的小料,也应该尽量避免。
在时间上,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医学院硕士顾中一建议,摄入奶茶适合在两餐之间,因为这时候正是血糖相对比较低的时候,或者安排在剧烈运动后,这样可以为肌肉补充糖分、蛋白质和电解质,抵消奶茶的副作用。另外考虑到奶茶中有咖啡因,喝的时候要小心它对睡眠的影响。
食品安全博士、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则认为,想要健康地喝奶茶,不用纠结于“一天喝一杯”或“几天喝一杯”的频率,重要的是控制总的糖摄入量,不能喝了奶茶还惦记冰激凌、蛋糕、曲奇、巧克力等甜食。“这是总体上的控制,享受甜味的同时要懂得取舍。我们本身的膳食模式是比(在意)某一样具体食物更重要的。”
顾中一说:“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蛋白质摄入,保持血糖平衡,将每天的摄入糖总量控制在50克以下就好。另外,在喝甜味饮料时也可以多换换口味,保证丰富性,除了奶茶也可以选择含糖量不高的黑咖啡、纯茶汤等。”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