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大家讲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对“进口车厘子检出阳性”要重视勿恐慌
对不合格口罩必须露头就“打”
倡议“就地过年”要做好后续工作
警惕消费茶异化成“金融茶”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1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倡议“就地过年”要做好后续工作

 

□ 伏特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散发,一些城市陆续发出倡议,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然而,一些群众仍持有观望态度。“就地过年”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从全局考虑,仅靠倡议和自觉还不够,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

提高重视程度是首要任务。当前,对疫情防控迫切性认识不足是一些人保持观望的重要原因。各地应充分强调春节疫情防控的特殊性,唯有引起群众足够重视才能得到积极配合。同时,要坚持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引导大家树立大局观,个人诉求应服从整体防控需要。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要提倡错峰探亲、错峰出游的新观念,避免春运人员密集迁徙。

倡议“就地过年”需各行业积极配合。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周边登山、在家烹饪、逛街购物成为比较集中的活动方式。这与此前五一、国庆的郊区游、跨省游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群众响应政府号召共同防控疫情的决心。事实上,唯有将群众改变行程的成本降至最低,并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让群众自愿留下来,让倡议真正落地。元旦前夕各大航空公司陆续颁布政策,对涉及疫情风险地区的航班率先实现免费改退;疾控中心通过流调为市民营造安全活动空间;景区、商圈举办活动吸引群众市内娱乐……由此可见,让就地过年变得便利、充实、丰富,倡议才能得到响应。

倡议“就地过年”还需更细致的服务。春节回乡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包含着人情亲情需求,既受节假日制度影响,更牵涉家庭发展生计,这都需有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唯有针对不同群体为他们过节提供必要支持,才能让倡议更加有力。

多方合力,忧群众所忧,解群众所需,让群众想留、能留、留得好,倡议才能落实落地,疫情防控才能更稳。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